标题 | 霜降节气有关知识 |
范文 | 二十四节气霜降即将到来,霜降节气是温差会相差较大,各位要注意穿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霜降节气有关知识,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 霜降的相关小知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二十四节气解》:“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进入霜降节气后,一派深秋景象,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时豺这类动物开始捕猎准备食物过冬;草木枯黄落叶;需要冬眠的动物也藏在洞中不动不食蛰伏冬眠。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春秋时代,就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节气,以后不断改进与完善,到了秦汉年间,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西汉武帝时期,邓平等制定《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测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节气。 二十四节气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霜降的美丽传说 传说上古时候,黄帝和蚩尤大战,武罗姑娘因协助黄帝收伏蚩尤的七十二弟兄有功,被封为青要山女神,掌管人间婚姻。她一心要广施仁爱,造福人间,但刚刚大战之后,天地间到处是血污腥风,山瘴毒雾,加上天无四季,终年炎热,于是百病滋生,瘟疫流行,世人还是难脱苦海。 武罗女神为了驱邪除污,净化人寰,给人们消灾祛病,特地登上月亮,到广寒宫请来了降霜仙子——青女。 青女本是月中吴刚大仙的妹妹,名叫吴洁,在广寒宫里她是专司降霜洒雪的仙子。《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这年九月十四日,青女下凡来到人间,站在青要山中心最高峰上,手抚一把七弦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霜冻雪封,掩埋掉世间一切不洁。于是,邪气污秽,山瘴毒雾,顿时消失,人们的灾病也全无了。从那时起,每年三月十三日、九月十四日,吴洁仙子要两次降霜。于是,九月霜,腊月雪,来年三月又霜,六月大暑,周而复始,四季乃分,百禾俱生。人们不仅能免灾祛病,而且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了。 人们把第一次降霜的日子定为一个节气,就是今天的“霜降”。此后,四季开始变得分明,谷物能够顺利生长,勤劳的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关于霜降的古诗 《七律·霜降》 文/余镇淅 (一) 日落黄昏秋晚月, 银霜降始水凝珠。 天神保佑豺粮广, 残叶凋零草木枯。 越季昆虫闲土壁, 来春洞口警蛇蛛。 千枝扫作尘堆孽, 五色芙蓉似秀姑。 解释: 霜降节气来临 夜间大幅降温 产生晶珠霜花 霜降三候 一候 豺乃祭 豺狼捕猎 先祭天而足食 二候 草木黄落 霜降时节 悲秋 残叶凋零 草木枯黄 三候 蛰虫咸俯 霜降来临 蛇虫休眠 咸:闲,俯:趴下 等到来年惊蛰出土 谨防蛇、蜘蛛类毒虫伤害 霜降枝枯叶落如垃圾 芙蓉花开,五大色系 美如秀姑 芙蓉花也叫拒霜花 (二) 月冷风轻秋意朗, 南方丽景北疆寒。 盘中鸭味时尝品, 院里名花菊建兰。 丁柿衣红甜若蜜, 枫林叶密艳如丹。 霜天万木知冬近, 御冷千家备暖安。 解释: 霜降是秋季最后节气 南北方温差很大 南方秋风送爽景色美 北方寒冷 万物凋零 霜降民俗举例 吃鸭肴(南方) 时令盘中上品 赏菊花 秋兰(建兰)等 吃柿子(北方)丁柿 柿子 免流鼻涕 防嘴唇干裂 观山林枫叶 茂密红艳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