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语文题型答题技巧 |
范文 | 语文是语言的基础,学好语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题型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 语文阅读常见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1.看清题干要求。选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有没有其他可供答题参考的信息等,务必看仔细,看清楚。 2.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3.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4.写作文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50分钟内,并且要写完,宁可结尾很短也不要没有,否则会扣分。想一个新颖的标题,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千万别照搬话题当成标题。语文基础不好的同学可尝试些短点的句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多调动脑中的文章库,使文章文采飞扬,但切不可堆积辞藻,要把握好度。审题,找准材料立意。 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 一、文章多主题多情感时概括作者情感宜用划线摘句法(常见于写景抒情散文) 1.划出中心句 2.划出具有感情色彩的词 3.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全文整理答案 二、文章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 1.一波三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突出重点) 3.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 4.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5.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密) 6.某种时空关系 7.某种对比关系 注:文章的结构特征是无穷的,掌握谋篇布局既是谈结构特征这一本质即可。 三、句子赏析要点 1.解析修辞 2.描写角度: (1)远近、高低、大小对比 (2)虚实结合 (3)视、听、嗅分层次 3.选材特征: (1)小事 (2)细节 (3)某一方面 四、文章选材特点常见答案 1.以小见大(易为读者接受)常见于记叙文和小说 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诗词(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常见于议论文和杂文 3.选材角度宽泛(是文章丰富生动)常见于散文 五、文章语言特点常见答案 1.生动形象(修辞多,语言华丽,多见散文) 2.平实(多见小说,记叙文,哲理性散文) 3.幽默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