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满时节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
范文 | 小满节后早、晚天气较凉快,更适合户外运动,而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最为适宜。小满时节的来历和气候特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小满时节的来历和气候特点,欢迎查阅! ![]() 小满节气的来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的气候特点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可以顾名思义,而小满却实在令人费解。其实,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的意思。宋《懒真子录》有这样的解释:“小满在四月中,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还是比较恰如其分的。 小满期间(5月21日或22日至6月5日或6日),河南全省广大地区均已进入初夏季节,晚霜彻底断绝。物候标志是石榴始花,桑椹初熟;农作物油菜收获完毕,小麦到了乳熟期。这时的候平均气温,都已先后升达22℃以上,是各地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宜季节。淮南早稻开始插秧,淮北和豫中的芝麻也开始大量播种。此外,油菜成熟收晒、麦垄套种玉米、春玉米和高粱培土、水稻棉花治虫等,也需抓紧时间进行。故农谚有“小满到芒种,一种顶十种”之说。 小满是河南省气温又一次大幅度增温的节气,平均较上一节气提高3——40C,绝大部分地区节平均气温都在22——23℃左右。特别是伊洛盆地更高,可达24℃。惟有海拔较高的豫西山区,气温仍然较低,如卢氏仅为20.90℃。 小满前期即5月下旬初,由于温度较高,天气干燥,故豫北、豫东和豫中地区常出现干热风。据调查,豫北的濮阳和豫东的杞县、民权、太康等地最为严重。干热风是河南省冬小麦灌浆时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受它的影响,小麦麦粒干瘪,减产严重。 小满期间的降水量与上一节气比较,各地有增有减。豫北和豫西增加15 mm左右,豫中和豫东增加20——30 mm,而豫西南山区与淮南一带,反而减少了5——10 mm。本节气的降水分布是:豫东与淮淮南一带,反而减少了5——10 mm。本节气的降水分布是:豫东与淮南地区40——50 mm,郑州与南阳不足30 mm,其他地区均为35 mm左右。节气内降水强度增大,豫东地区最大量可达100 mitt以上,许昌甚至高达135 mm。 小满时段,麦浪泛金,榴花似火,桃李新熟,荷角挺立,一派迷人的初夏风光。当地流传有“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小满不下,犁耙高挂”等谚语,反映了小满节气的农事、气候与未来农事、气候的关系。 小满的谚语: 小满天天赶,芒种不容缓。 麦到小满日夜黄。 小满三日望麦黄。 小满十日满地黄。 冷收麦,热进仓。 灌浆足墒,粒饱穗方。 麦黄不喜风,有风减收成。 小满十八天,不熟自干。 小满十八天,青麦也成面。 小满十日刀下死。 小满十日见白面。 小满割不得,芒种割不及。 大麦上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 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 风刮小麦倒,自己把头翘。 风刮麦扑地,如若人工立,根断茎受损,籽粒变瘦秕。 麦倒似地毯,绑竖大减产,等待三五日,就能见好转。 临近收割麦扑地,抓紧收获莫迟疑。 今年乌麦拔得净,来年地里就干净。 枪杆乌霉拔个遍,来年地里就少见。 麦种去杂在田间,运到场里难分辨。 去杂务必连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杂用镰砍,低穗剩田间。 去杂去了,深挖细找,无一漏网,质量提高。 麦套棉两亲家,收了麦子又摘花。 麦套花生能增产,技术措施要把关。 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麦田把水浇,快把玉米套。 小满后,芒种前,麦田串上粮油棉。 先种后浇较牢靠,先浇再种遭鼠咬。 挖得深,盖得薄,结得棒子像牛角。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