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谷雨节气的来历 |
范文 | 谷雨,顾名思义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因为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谷雨节气的来历,以供大家参考! ![]() 关于谷雨节气的来历 谷雨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古语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意思就是天气在过了清明之后就不会再下雪了,而过了谷雨,就再也不会有霜了。总的说清明谷雨气温回升,开始彻底脱离了冬天的影子,连爱耍回马枪的料峭春寒也不会再来了。 气温回升,便是耕种的好时节。清明谷雨前后雨水充沛,更适合种瓜种豆。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但从字面意思来看,谷雨,就是谷子雨。那么,很容易让人联想满天下谷子的壮观景象。那么这个传说是怎么来的呢?传言当年仓颉造字,被皇帝奖赏了一座金人,他自觉领之有愧,便又送了回去。一日睡觉时,听见有人喊他:“玉帝赏你的金人你都不要,那你到底想要什么?”仓颉在睡梦中喊:“百姓艰苦,要是天下百姓都有饭吃就好了。”第二天,仓颉要出门时,却遭遇了异常突如其来的大雨。漫天都在下这谷子,密密麻麻地下了将近半小时,把整个村子都铺满了。仓颉既高兴有奇怪,想起梦中场景,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便赶紧去派人告诉黄帝。 黄帝感于仓颉功劳,就将下谷子雨的这天定为谷雨节,命令天下的人,美到了这一年都要欢歌狂舞来感谢上天,还有些地方甚至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谷雨节气含义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它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雨水也急了。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天文学规定,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一般都落在每年的4月19-21日。到这时节,田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吃饭”,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而这时雨越来越多,百谷丰收有望,“雨生百谷”,故名谷雨。 关于谷雨节气的古诗 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茗坡 唐 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 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 惜取新芽旋摘煎。 白牡丹 唐 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芍药 唐 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 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绝句 宋 僧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牡丹图 明 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