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范文
    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最新)
    惊蛰即将到来,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惊蛰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惊蛰节气特点
    惊蛰节气的特点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时至惊蛰,气温开始逐渐回暖,大部分的地区的降水量都有所增加。而惊蛰节气还有“惊蛰吃梨”、“打小人、去晦气”等传统习俗,吃梨是因为梨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食用后能够起到滋养作用;而打小人是为了祈求新年事事如意,一切顺利。
    惊蛰节气是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至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由于惊蛰节气时,自然生物的生长,会受到节律变化而产生影响,从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因此该节气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农民是非常重视惊蛰节气的,并将其视为春耕的开始。
    另外,从我国各地的自然气候观察,惊蛰节气的“春雷”仅与部分南方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大部分地区只是出现气温回暖、频繁降水的现象。
    惊蛰节气的风俗
    吃梨、蒙鼓皮、打小人、祭白虎、吃烙饼等。
    1、吃梨:惊蛰节气是气候比较干燥,容易让人感到口干舌燥,吃梨有助缓解。惊蛰吃梨,梨谐音“离”,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
    2、蒙鼓皮:惊蛰响雷是节气的重要特征。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打小人:惊蛰会平地一声雷,会唤醒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虫蚁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慢慢的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4、祭白虎: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有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
    5、吃烙饼:吃烙饼是山东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惊蛰诗句
    1、轻雷隐隐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2、初惊蛰(宋·范成大·《秦楼月/忆秦娥》)
    3、一雷惊蛰始(唐·韦应物·《观田家》)
    4、深虑惊蛰虫(宋·彭龟年·《燕居十六首》)
    5、早雷惊蛰户(南北朝·庾信·《奉和法筵应诏诗》)
    6、恰似春雷未惊蛰(明·唐寅·《清溪松阴图》)
    7、何得龙蛇已惊蛰(宋·黄庭坚·《李君贶借示其祖西台学士草圣并书帖一编二轴》)
    8、春雷惊蛰余(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9、雷动风行惊蛰户(宋·陆游·《春晴泛舟》)
    10、春雷惊蛰户(宋·陆游·《市饮》)
    11、雨催惊蛰候(宋·陈棣·《春日杂兴五首》)
    12、雷雨还惊蛰(宋·宋无·《蕃厘观感琼花》)
    13、新春甫惊蛰(宋·苏辙·《游景仁东园》)
    14、新雷惊蛰龙(宋·张栻·《寒食前三日野步乌龙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撷》)
    15、苍龙惊蛰背磨空(宋·杜德源·《安济桥》)
    16、百虫误惊蛰(宋·杨时·《冬至日闻雷》)
    17、惊蛰已数日(宋·赵蕃·《闻蛙》)
    18、春雷已惊蛰(宋·方回·《修石山》)
    19、只恐挥毫惊蛰龙(宋·王炎·《魏倅同杜仲高游黄龙洞次韵》)
    20、是日乃书惊蛰节(宋·朱翌·《游玉泉》)
    21、安得如今便惊蛰(宋·吴可·《夜闻警》)
    22、堪笑不能惊蛰户(宋·赵时韶·《蚊雷》)
    23、划若震雷惊蛰户(宋·孔武仲·《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
    24、君壮雷惊蛰(宋·刘克庄·《答陈珽主簿》)
    25、已过惊蛰日(宋·陆文圭·《骤雨》)
    26、冷泉二月雷惊蛰(宋·释绍昙·《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2》)
    27、连皷将惊蛰(宋·杨亿·《奉和御製中和》)
    28、初惊蛰龙蛇(明·邵宝·《冬夜观树影》)
    29、雷霆未惊蛰
    30、杏花惊蛰寒(宋·萧汉杰·《菩萨蛮》)
    31、数声惊蛰雷(宋·陈允平·《山房》)
    32、一鼓轻雷惊蛰后(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