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
范文 | 中秋节赏桂花,预示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在古代,人们把桂花及其果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 中秋节赏桂花的由来 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才在树下稍事休息。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花的最佳时期。 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 中秋赏桂是自古就有的传统习俗,桂花除了崇高、美好外,它还与仕途经济挂钩。古代科举每届乡试都是在八月进行,也叫秋闱,秋闱一共有三场,考完以后正好赶上中秋佳节,最应景的莫过于折一枝桂花来欣赏,取个“蟾宫折桂”的好意头,以期应考得中。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吃月饼。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2、赏月。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观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4、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祝福语简短8字 1、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2、中秋佳节,阖家欢乐。 3、中秋快乐,心情舒畅! 4、祝团圆中秋,全家欢! 5、诸事顺心,样样圆满! 7、中秋佳节,举国同庆。 8、愿这中秋,你最闪耀! 9、健康常在,人生圆满! 10、一轮明月,思念无限。 11、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12、中秋快乐,万事圆满! 13、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14、中秋美好,快乐荡漾! 15、万千皆圆,合家团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