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3庆祝元旦手抄报初中_2023新年元旦手抄报一等奖
范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们最喜欢的元旦给盼来了。那你知道2023庆祝元旦手抄报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3庆祝元旦手抄报初中_2023新年元旦手抄报一等奖。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3庆祝元旦手抄报
    关于元旦的诗句古诗:
    1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4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5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6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7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 岁旦
    宋伯仁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
    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
    9 杜甫的《守岁》诗: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10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旦节的由来简介
    哈哈,新的一年来了,元旦节有来了,小朋友们又有新衣服穿了。
    你们知道元旦节的来历吗?哈哈我来告诉你: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现在知道元旦节的由来了吗?顺便给大家说声元旦快乐。
    元旦常见习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对联,又称春联,它的种类很多,但大致有对联和春条。每幅对联都有横披和一个「福」字,而春条则如「万事亨通」,则单贴在适当的地方,如门柱上等。其实因春联(包括对联和春条)在古代都是专人挥毫(用毛笔)书写的,所以俗称「挥春」。而广东地区将春条称为挥春,有别于春联,实有以讹传讹之嫌。年廿九,为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以及增加过年的气氛。
    3)放爆竹:
    爆竹一响,表示旧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来了。传说「年」是一只可怕的怪物。在过年放爆竹是为了吓走吃人的年兽,保护家人的安全而来的。这也是为元旦添加喜庆、热闹的气氛。
    4)拜年: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到亲友家「拜年」,也就是走亲戚。大家见面互相恭贺,说:「恭喜发财!」,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在中国,像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元旦的到来预告着旧的一年将要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新一年春回大地的开始,新一年岁月辉煌的开始,是展现自己新的一面开始。元旦的气氛会渲染整个民族。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