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
范文
    同学们在进入初中学习数学时,可能一时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节奏,所以一定要做好知识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提纲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
    整数0正有理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0不能忽视)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⑴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⑵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
    可;⑶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⑷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⑴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⑵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⑶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
    4.数轴上特殊的(小)数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的自然数;
    ⑵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的正整数;
    ⑶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可以表示什么数
    ⑴a>0表示a是正数;反之,a是正数,则a>0;
    ⑵a<0表示a是负数;反之,a是负数,则a<0
    ⑶a=0表示a是0;反之,a是0,,则a=0
    相反数
    ⒈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
    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
    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
    ⑵0的相反数是0;
    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4.相反数的求法
    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的相反数是-5);
    ⑵求多个数的和或差的相反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a+b的相反数是-(5a+b)。化简得-5a-b);
    ⑶求前面带“-”的单个数,也应先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的相反数是-(-5),化
    简得5)
    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⑴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当a>0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当a<0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当a=0时,-a=0,(0的相反数是0)
    绝对值
    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
    可用字母表示为:
    ①如果a>0,那么|a|=a;②如果a<0,那么|a|=-a;③如果a=0,那么|a|=0。
    可归纳为①:a≥0,<═>|a|=a(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②a≤0,<═>|a|=-a(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经典考题
    如数轴所示,化简下列各数
    |a|,|b|,|c|,|a-b|,|a-c|,|b+c|
    解:由题知道,因为a>0,b<0,c<0,a-b>0,a-c>0,b+c<0,
    所以|a|=a,|b|=-b,|c|=-c,|a-b|=a-b,|a-c|=a-c,|b+c|=-(b+c)=-b-c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⑴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a=0<═>|a|=0;
    ⑵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a|≥0;
    ⑶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
    ⑷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a>0),则x=±a;
    ⑸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a+b=0,则|a|=|b|;
    ⑹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或a=-b;
    ⑺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0。即|a|+|b|=0,则a=0且b=0。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经典考题
    已知|a+3|+|2b-2|+|c-1|=0,求a+b+c的值
    解:因为|a+3|≥0,|2b-2|≥0,|c-1|≥0,且|a+3|+|2b-2|+|c-1|=0
    所以|a+3|=0,|2b-2|=0,|c-1|=0
    即a=-3,b=1,c=1
    所以a+b+c=-3+1+1=-1
    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⑴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
    ⑵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
    大于负数。
    5.绝对值的化简
    ①当a≥0时,|a|=a;②当a≤0时,|a|=-a
    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如:|a|=5,则a=土5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
    ⑷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⑴加法交换律:a+b=b+a
    ⑵加法结合律:(a+b)+c=a+(b+c)
    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②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④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⑤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3.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0后的和等于原数。即:
    ⑴当b>0时,a+b>a⑵当b<0时,a+b
    4.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
    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在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
    和式的读法:①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8、负7、负6、正5的和”
    ②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减7减6加5”
    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
    Ⅰ.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
    (-33)-(-18)+(-15)-(+1)+(+23)
    原式=-33+(+18)+(-15)+(-1)+(+23)(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33+18-15-1+23(省略加号和括号)
    =(-33-15-1)+(18+23)(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
    =-49+41(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
    =-8(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
    Ⅱ.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凑整法)
    (+6.6)+(-5.2)-(-3.8)+(-2.6)-(+4.8)
    原式=(+6.6)+(-5.2)+(+3.8)+(-2.6)+(-4.8)(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6.6-5.2+3.8-2.6-4.8(省略加号和括号)
    =(6.6-2.6)+(-5.2-4.8)+3.8(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4-10+3.8(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
    =7.8-10(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算)=-2.2(得出结论)
    Ⅲ.把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相结合(同分母结合法)313217-+-+-524528
    321137原式=(--)+(-+)+(+-)552248
    1=-1+0-8
    1=-18-
    Ⅳ.既有小数又有分数的运算要统一后再结合(先统一后结合)312)+(-3)-(-10)-(+1.25)483
    13121原式=(+)+(+3)+(-3)+(+10)+(-1)84834
    13121=+3-3+10-184834
    31112=(3-1)+(-3)+1044883
    12=2-3+1023
    1=-3+136
    1=106(+0.125)-(-3
    Ⅴ.把带分数拆分后再结合(先拆分后结合)-31617+10-12+45112215
    数学学习方法
    吃透考纲把握动向
    在对基本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考纲,不仅要明确考试的内容,更要对考纲对知识点的要求了然于心。平时多关注近年中考试题的变化及其相应的评价报告,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中考信息,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围绕课本注重基础
    从近几年的中考数学卷来看,都很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试题至少有一半以上来源于教材,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针对这一情况,提醒考生,在剩下的不多的.复习时间里,必须注意回归课本,围绕课本回忆和梳理知识点,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构、熟悉。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知识重点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针对专题攻克板块
    复习中,应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对于重点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函数是整个中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以它为主干,与不等式、方程、相似形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复习。
    数学成绩不好怎么提高
    第一,足够的信心和坚持信心和坚持是你能翻身的先决条件
    如果你确定不是只是说说,如果你确定你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苦,如果你确定你能坚持以下的方法至少半年,那么你就往下看。否则到此结束。
    第二,重建基础
    可以说你现在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几乎为0,要想改变如下低分的现状,你必须把数学从头开始学,必须重建你的数学基础!具体做法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1.如果数学运算还可以,那就从初一数学开始,如果运算能力较差,那么不妨先将加减乘除运算好好练习,然后再开始学习初中数学。
    2.通读课本,必要的公式和概念要记清楚,课本中的例题要彻底完全的掌握!课后的习题要逐题解决!
    3.根据课本目录,默写并总结课本中的概念公式,然后再翻看课本梳理知识中的遗漏!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