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1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范文
    化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有很多同学觉得化学科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是没有总结知识点造成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是没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活性炭吸附色素和气味、干冰升华、氧气液化
    3、化学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如木炭还原氧化铜、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4、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水溶性、
    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金刚石的坚硬、石墨的质软、石墨的带电性等。
    5、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氧气的氧化性、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锰的催化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能与石灰水反应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成分 O2 N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21% 78% 0.94% 0.03% 0.03%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还加上:水倒流入集气瓶并占1/5体积)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 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二不变)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4、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5、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可分。
    2、 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相比很小,忽略不计。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6)三决定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3、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数==电子层数,族数==最外层电子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程度的是蒸馏。
    2、过滤后滤液浑浊可能原因: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3、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4、鉴别硬水和软水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5、硬水软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或工业上用蒸馏。
    6、水通电后,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氧负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是1:2(氧1氢2)。
    7、化学符号周围个数字的含义(2的含义)
    ①前面的数字:2H表示2个氢原子 2H2前面的2表示两个氢分子 2CO2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
    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 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3 CO32—表示3个碳酸根离子
    ②H2O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③O2-中的2表示1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Zn2+中的2表示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3 Zn2+中的2表示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与前面的数字3无关)
    ④ Mg(+2)中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Mg(+2)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放在密封装置内进行。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和质量不变
    (2)物质的种类、分子种类一定变
    (3)分子总数可能变
    4、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3、C60分子形似足球,这种结构很稳定。
    4、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来写字、绘画
    7、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8、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导致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9、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一氧化碳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10、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将待测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氧气的浓度越高、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越旺盛
    3、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等。
    4、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且不可再生能源)
    6、SO2、NO2溶于雨水引起酸雨:
    7、两种可再生能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乙醇。
    8、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9、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10、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资源丰富,燃烧值大,无污染。
    化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吃透课本
    要想学好一门科目最的根本就是要以课本为主线,把书本知识都吃透才能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巩固。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把重点知识标红,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有目的有重点的听课。
    2.上课认真听讲
    老师在上课时会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帮助我们理解课本的内容,听讲的时候除了要集中精力外一定要积极思考,随时准备向老师提问,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及时解决。
    3.准备错题本
    同学们学习化学的时候准备一个“错题本”,用以记住自己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析出错的原因记下正确的解题方法。
    4.重视实验
    化学是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同学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记熟悉,弄清楚。
    5.掌握记忆方法和口诀
    化学的知识很多,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口诀,比如化合价口诀、化学方程式配平口诀、元素的符号口诀等等,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记忆化学知识点。
    学习化学要注意什么
    1.书本知识必须过关
    俗话说得好书本书本,以书为本!可见书本的重要性!因为考试就是以书本为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千万不能脱离书本知识,不能忽略书本上的每一个汉字!正如:氧气不易溶于水,就不能说氧气难溶于水,还有就是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如:试管可以直接加热,而烧杯只可以间接加热!还有书本的几大实验也特别具有规范性!如:制取氧气的两个实验,一,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这个装置是固固加热型的)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都得牢记!在一些题目中会出现让我们选取装置!还有就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装置(液固型或者液液型的)这些都是实验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过关!
    2.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一般安排在八、九年级学习(五四制在八年级开设),因为某些原因(内容抽象、老师严厉、没有实验、要背诵的太多等),可能有时候你不太喜欢化学,但它不仅是中考科目,也是我们衣食住行离不开的一门自然科学,因此不得不去学。既然非学不可,为什么不用心去学呢?要给自己一点信心,鼓励自己能学好,不要害怕困难。必须记忆的、该做的,怎么省也省不掉,不如早点背诵、早点练习,这样也就早点会了。
    学好化学,激发兴趣很关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化学很有意思,那形形色色的化学用语,造型美观的化学仪器,多姿多彩的化学实验,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疑惑等,这些都可以使你对化学产生好奇心。尤其是你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攻克了一道难题,解决了身边的一个问题时,那该是多么惊喜。周围世界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物质变化的规律跃然纸上,那时,学习化学便会成为我们的乐趣。
    3.多做实验,培养科学探究意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熟悉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手段,还要重视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知道实验所包含的科学方法,了解实验有待改进的地方,尤其要注重利用化学实验探究身边的物质与现象。这样就能在实验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发展化学观念,丰富科学素养。
    4.要会记
    初三化学学习一定要学会记,这里的记可以分为两种。第一个是记忆,之前初三网小编也提到了,和初中其他的理科相比较,记忆对于初中生学习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因为在初中化学里关于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和方程式这些都是需要记忆背诵的。
    同时一些物质的制取和用途上也都是通过学生记忆来掌握其规律的。另一个就是笔记,在课堂上面对于老师提到的重点知识要学会记录下来,这样方便课下的复习。
    另外也要有一个错题本,专门记录那些错题和难题,分析错误的原因还要写出正确的解法。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初中生对于化学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4: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