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1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范文
    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2021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1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 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 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 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 SO4=FeSO4 + H2 ↑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 + H2 ↑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 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 氧化亚铁FeO 四氧化三铁Fe3O4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实验仪器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
    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底。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四、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
    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
    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五、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初三化学基本知识点
    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点燃2H2 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CuO加热Cu+H2 O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 锌粒和稀硫酸反应 Zn + H2 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
    Fe+H2 SO4=FeSO4 + H2 ↑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 Mg+H2 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 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 Zn +2HCl=ZnCl2 + H2 ↑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 Mg + 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