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
范文
    初中历史的学习虽然简单,但是也会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复习的时候,要总结好知识点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提纲
    第一课文艺复兴
    1、时间:14—17世纪
    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2、核心:人文主义
    3、主要代表人物:
    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
    1、时间:15-17世纪
    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3、哥伦布主要活动: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4、影响:P11
    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
    5、经过: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x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⑶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x治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
    (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权利法案》内容:P17
    7、历史意义:P17最后一段
    第四课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
    2、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4、领导人:华盛顿
    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6、重要文件:《独立宣言》
    ⑴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
    ⑵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⑶起草人:杰斐逊
    ⑷主要内容:P21
    ⑸意义: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
    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8、战争结果:⑴1781年10月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第五课法国大革命
    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5、颁布文件:《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1)主要内容: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评价:
    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
    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结束: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x束
    7、法国x响:P29
    第六课拿破仑帝国
    1、建立:
    ⑴夺权:1799年11月9号标志:“雾月政变”拿破仑第一次执政
    ⑵帝国:1804年5月法兰西第一帝国
    2、巩固统治措施:
    ⑴制定和颁布法律:
    ①时间:1804-1810年
    ②法律:《民法典》、《商法典》、《利法典》
    ⑵《拿破仑法典》
    ①内容:a.确立民事权利平等b.废除贵族特权c.财产所有权无限制d.契约自由
    ②评价: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x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3、拿破仑对外战争:
    进步作用:
    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将x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侵略作用:
    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
    第八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⑴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⑵主要标志: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⑶国家与行业:最早发生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2、重大发明成果:⑴凯伊-----飞梭(1733)
    ⑵哈格里夫斯----珍妮机⑶瓦特----改良蒸汽机
    ⑷富尔顿----汽船⑸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3、重大影响(后果)P46
    第十七、十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电气时代主要标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4.重大发明成果:
    (1)爱迪生::称为“发明大王”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①汽车:1885年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
    第十一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时间:1848年2月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x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十二课巴黎公社运动
    1.爆发时间:1871年3月18日
    2.政权成立:1871年3月28日
    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政权性质:事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权)
    5.革命措施:
    ⑴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⑵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⑶实行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6.失败:⑴时间:1871年5月28日⑵标志:“五月流血周”
    7.《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奈尔》
    ⑴词作者:鲍狄埃⑵曲作者:狄盖特
    第十四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
    根本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
    2、时间:1861年3月3日
    3、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4、改革形式:自上而下
    5、开始标志: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6、主要内容:1)农民获得人生自由;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宅旁园地,只有使用权;3)解放后的农民要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8、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的敲诈与掠夺
    9、历史作用:1)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3)局限性: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变化,近代化步伐沉重缓慢;人民群众缺乏发基本民主权。
    第十五课美国内战
    1、原因:根本原因:南北双方政治经济矛盾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进攻
    5、领导人:林肯
    6、战争过程:爆发:1861年4月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
    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7、性质:美国历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历史作用P81
    第十六课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幕府统治障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868年
    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主要内容: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6、历史意义:
    积极: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第十九、二十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盟国:1879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协约国: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
    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4、一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是人类一场巨大灾难;客观上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
    第二十二课世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世纪,最先兴起于意大利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核心: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2、核心:理性主义1)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2)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
    3)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
    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4、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x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初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
    1.集中归类
    此种方法就是将性质类型相同或相近的有关历史知识, 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有机的分门别类的集中归纳后, 进行各个击破式的分类学习记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 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 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 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
    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2.化繁为简
    有些初中历史事件和现象比较复杂,光靠硬记是记不住的,我们可采取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尽量化繁为简,才能熟记,将复杂内容通过化简,舍弃次要内容,记住关键字眼,然后拓展开去,最后达到全部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点。
    3.留心细节
    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掌握答题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记忆,分析问题我们总是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有“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巧记初中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04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
    2.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11年领导的辛亥革命;1913年领导的二次革命;1915年领导的护国运动;1917年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3.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4.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在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