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2022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范文
    对于学物理的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2022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2022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欢迎查阅!
    
    ↓↓↓点击获取更多“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相关内容↓↓↓
    九年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点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
    初三上册物理重点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⑵摩擦起电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⑶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体是否带电,可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⑹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电器:利用电来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形成电流的路径;
    ⑵短路: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做实验时,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电时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⑴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⑵连线要横平竖直;⑶线路要简洁、整齐、美观。
    ⑷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⑸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区别
    (识别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方法:⑴路径法⑵拆除法⑶支点法)
    3、电流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国际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⑴电流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读数。
    ⑵电流表的接法: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量程;④严禁将电流表与电源或用电器并联。(注意:①在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小的量程测量,对于同一个电流表来说,量程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②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试触,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量程。)
    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电压2V;我国生活用电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36V。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
    5、电阻
    物理学中把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
    ⑴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Ω
    ⑵单位换算关系:1MΩ=1000kΩ 1 kΩ=1000Ω
    6、电阻相关特性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⑴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电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⑷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7、电阻分类
    保持阻值不变的电阻简称定值电阻。可以调节变化的电阻简称可变电阻
    8、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⑴金属杆:金属杆的电阻很小,其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⑵电阻丝:圆筒上缠绕的是表面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其阻值较大,标牌上所标的“50Ω”即指电阻丝两端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属杆上左右移动,滑片的上部与金属杆相连,下端通过电阻丝的接触滑道(刮去绝缘层的部分)与电阻丝相连通。
    ⑷接线柱:有四个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时,能起到变阻作用。连接电路时,要断开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⑸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9、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公式:I=U/R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U=IR R=U/IR
    10、欧姆定律意义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一制约关系。
    11、伏安法测电阻:
    把导体接入电路,使导体中通过电流,用电压表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再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灯泡的电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
    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19为次方)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公式:I=I1+I2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
    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
    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
    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Q=It(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3: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