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生物遗传题型知识点归纳 |
范文 | 在高考中,考遗传知识点的题型是占据很大一部分分数的,如果我们要想拿高分,那么就要对其理解透切。生物学与我们生活也是息息相关,所以学习起来的难度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对书中的知识点了解,再做一些相关的题型来增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拿高分并不难。下面小编就整理和归纳了一些高考生物遗传题型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基因的分离定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D∶d=1∶1;两种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 ① 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② 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 ③ 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④ 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 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解题方法 1、遗传图解题 最基础的遗传图解必须掌握: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包括亲代、产生配子、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各项) 例题 番茄的红果—R,黄果— r, 其可能的杂交方式共有以下六种,写遗传图解: ①RR × RR ②RR × Rr ③RR × rr ④Rr × Rr ⑤Rr × rr ⑥rr × rr ★注意: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成对存在,配子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单存 在 ★注意:控制生物每一性状的成对基因都来自亲本,即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遗传病的系谱图分析(必考)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方法: (1)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都正常,则为伴Y遗传病; 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2)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母系遗传. ②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 (3)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①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②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4)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b.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反证法可应用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判断(步骤:假设——代入题目——符合,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2、计算题 ① 关于配子种类及计算: A、一对纯合(或多对全部基因均纯合)的基因的个体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B、一对杂合基因的个体产生两种配子(Dd D、d)且产生二者的几率相等 。 C、 n对杂合基因产生2n种配子,配合分枝法 即可写出这2n种配子的基因。例:AaBBCc产生22=4种配子:ABC、ABc、aBC、aBc 。 ② 计算子代基因型种类、数目:后代基因类型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基因类型数目的乘积 ③ 计算表现型种类:子代表现型种类的数目等于亲代各对基因分别独立形成子代表现型数目的乘积 例:bbDd×BBDd,子代表现型=1×2=2种,bbDdCc×BbDdCc ,子代表现型=2×2×2=8种。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