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离骚的知识点总结 |
范文 |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离骚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高中离骚的知识点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 ①古义:荒.唐。 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 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 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 ①古义:改变措施。 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①古义:处境困窘。 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 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 4.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04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虽好姱(kuā)以鞿(jī)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 (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 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 (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 (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 屈原离骚读后感 品鲁迅之作,感慨万千;读冰心散文,细腻委婉;然而,屈原诗歌,给人留下的却是无限激情与对祖国的忠诚!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民族节日,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离骚的构思 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 《离骚》中诗人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 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高中离骚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 离骚高中知识点总结 ★ 高一语文必修一《离骚》知识点 ★ 高一语文《离骚》重要知识点 ★ 离骚的知识点总结 离骚文言文知识点 ★ 离骚的文言知识点归纳 离骚的文言知识点梳理 ★ 离骚的文言知识点归纳 离骚的文言知识点梳理 ★ 《离骚》重要知识点梳理 ★ 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知识点整理 ★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