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教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
范文 |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目标。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1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 2.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1)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夏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9月。 (2)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宪法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选举主要领导人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2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微信公众号:部编版历史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年~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4.赎买政策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五、三大改造的积极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3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1)时间:1956年。 (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调整国民经济 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61年,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微信公众号:部编版历史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三、建设成就 1.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 发展起来。 人教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 ★ 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 八年级历史1-2单元必考知识点汇总 ★ 中国历史初二下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1-2单元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 初二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