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2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整理 |
范文 |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潇洒走一回,或者是千山独行,皆须是自己想走的路,虽然,有的人并不是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道路,不过,只要坚持到底,我相信,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只要找到路,就不必怕路途遥远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1 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2 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ΔCu2S Cu+Cl2===点燃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3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 Na>Mg>Al>Si>P>S>Cl.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na<k<rb<cs< p=""> 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cl--<br--<i--< p="">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2+>Al3+ ⑤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4 各种“水”汇集 1.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水晶SiO2。 2.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OH?)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5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集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2020化学高三知识点总结整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