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范文 |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1、森林资源及现状 ①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②森林的环境效益: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③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原因: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④森林急剧减少导致的问题: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纬度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 ●集中分布区: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地球上现存面积、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是亚马孙热带雨林。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3、措施: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6)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地理必修二会考重点知识点 一、城市形态 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带型——兰州;放射型——武汉;星座型——上海;散点型——大庆。 2、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高低历史文化(北京市); 社会因素:种族宗教(黑人区、唐人街)、知名度、行政因素(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等)。 3、功能区合理布局应注意: 1.要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 3.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 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部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地理必修2知识点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来人口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转变 6、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