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理学习方法与答题模式 |
范文 | 地理到底该怎么学,送给为地理学习而头痛的你!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地理综合题答题模版归纳 第一版块 基础概览 自然地理部分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 【注】前3点是常答点 ☆ 如何描述气候特征 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 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 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 “夏季寒冷干燥”等) 4光照:强弱,多少 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 【注】前3点是常答点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注】前4点是常答点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注】1、2、4、5点是常答点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落差大小(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河道曲直情况 5.支流多少 6.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温度高,雪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 3.地形:陡坡,坡度高,积雪容易滑落,雪线高; 4.纬度:低纬地区,温度高,雪线高,高纬地区,温度低,雪线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4.降水(即迎风坡、背风坡):影响垂直带谱的海拔分布; 社会人文地理部分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水、肥、气、热、光(水源、土壤肥沃、气候、热量、光照) 1.土地:地形、土壤;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农作物;山地、丘陵地形,坡度大,适合发展林果业,多种经营方式;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多;北方光热条件好;西北、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糖分等营养物质的积累; 3.水源(灌溉水源):靠近河流、湖泊地区,水源充足;南方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4.市场:靠近城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5.交通: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 6.劳动力:(水稻等发展中国家、西部地区)劳动力充足 7.科技:科技发达;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花卉、蔬菜、阿根廷牛肉) 8.机械:机械化水平高; 9.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海洋、城市等); 2.土地:地形开阔平坦,(发展中国家)土地价格低,利于建厂 3.水源:(靠近河流、湖泊),水源充足; 4.资源因素:资源(原料、燃料)丰富,有。。。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4.交通因素:交通便利。有。。。交通(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5.市场因素:靠近城市;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 6.科技因素:科技发达,靠近(大学、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发达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素质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廉价充足; 8.农业因素:(靠近农业区)农业基础雄厚 9.政策因素:国家政策扶持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地形: ①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工农业发达、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 ②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炎热潮湿,而高原,海拔高,地形平坦,气候凉爽; ③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地形平坦,降低建设成本;靠近河流,有充足的水源或者便利的水运 2.气候:气候适宜,降水和气温适中; 3.河流:水源充足(供水),水运便利(交通) 4.资源条件:资源丰富,有。。。。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4.交通条件:交通便利,有。。。交通; 5.政治和宗教因素:影响力减弱 6.科技和旅游因素:影响力加强 ☆公路、铁路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①公路、铁路,选择在地形平坦地区,或者坡度较小的山地、丘陵,地形平缓;降低施工难度,节约建设成本;公路在山地地区,沿等高线延伸 ②公路、铁路避开地形起伏大的地区,尽可能少的穿过河流,工程难度大 2.地质:③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喀斯特地貌和断层,防塌陷、渗漏; 3.土地:尽可能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4.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5.里程和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6.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版块 应用案例模板 区位选择类问题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防止坍塌和渗漏 3.气候水文条件:降水量多,河流支流多,汇水面积大,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海岸线曲折,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或者河流入海口位置,可以水路联运,提供淡水资源;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3.经济腹地条件:选择在经济腹地广阔地区,增加港口运输量 4.城市依托:以城市为依托,为港口提供支持 5.交通:交通便利地区,方便进出港贸易发展 6.政策条件:国家政策支持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市中心、居民区)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①气温高,蒸发强烈(夏季);②降水少,光照时间长(背风坡);③多大风天气,有利于蒸发 2.地形:地形平坦、面积广阔的海滩,利于晒盐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东海) 2.温带海域: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秘鲁寒流) 3.河口处: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利于鱼群聚集(舟山群岛) 4.洋流:寒暖流交汇处,有大量营养物质,饵料丰富,形成水障,使鱼群聚集;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 2.纬度:纬度低的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利于火箭发射 3.地势: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 「人文条件」 4.人口:人烟稀少,地广人稀地区 5.交通:交通便利地区,海运或者铁路运输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工程量大小;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道路交通发达地区,与市内外有便利的道路连接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保证排水; 2.地质:避开地质不稳定地区,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少云雾,少暴雨等恶劣天气。 「社会经济条件」 4.交通条件:交通便利,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方便居民出行。 5.经济:以城市为依托,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增加客运量。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无结冰期) 3.河道:河道宽阔平直,河流水深,少弯曲的河道,河流支流多 「社会经济条件」 4.流域内城市、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原因分析类问题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①河流流域广,支流多; ②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③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④流经地区,汛期长,降水量大; 3.气候特征:⑤气候异常,多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4.植被破坏:⑥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在河道淤积; 5.围湖造田:⑧围湖造田,造成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气候:①气候干燥、降水较少(西北地区);②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季华北地区的春旱) 2.河流:③河流较少,地表径流量较少(沙漠地区) 「人为原因」 3.用水量大:④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北方,华北) 4.利用不合理:⑤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浪费严重(我国) 意义影响类问题 ☆发展某产业带来的效益(意义): 1.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 5.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交通: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经济: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价值作用类问题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 1.调节气候; 2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保持水土 4.防风固沙(北方) 5.涵养水源 6.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城市绿化) 7.稳定大气成分 8.吸烟除尘 (城市) 方法措施类问题 ☆河流的治理措施: ※治理 上游: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修建水利设施 中游:修建水库等水利设施,植树造林,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坝,开挖河道;发展航运; ☆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3.发展交通,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畜牧业的措施和借鉴: (1)加大科技投入 (2)人工草场建设; (3)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4)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发展农业(种植业)的措施和借鉴: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2)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发展林业的措施和借鉴: ①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 ②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发展多层次林产品深加工 ⑤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动植物采集、养殖、栽培技术 特别提示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地 理学习方法核心方法 NO.1 认真听课 地理涉及到很多自然原理,这个不是靠背就能答题的,题目稍微变一下,可能你就不知道怎么解题了。 所以老师上课讲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好好掌握,解题思路与原理在地理的学习中极其重要。你起码要将最基本的原理先弄懂,还有知道常见的说法,才能知道题目考的是什么。 基础知识扎实且可以灵活的运用和结合,那么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你都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NO.2 记背地图 有个地理老师曾做过一件非常明智的事情,就是举行了一个拼中国地图、国家地图的比赛。 因此同学们对中国地图、国家地图都非常熟悉。这里是什么山,那里是什么地势,哪里的一座大山挡住了风和雨,就形成了什么气候?对这些问题也都了如指掌。 所以建议大家先把地图记熟,不仅是海陆位置,还有各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气候分布、各种分界线(气候,区域,作物等);世界地图中各大洲、大洋的经纬度位置、气候、作物、工业等的分布。 记住那些普遍规律后,你就可以尝试记一些特别的自然现象,如厄尔尼诺现象,因为考试是很灵活且贴近生活的。 NO.3 大题做法 首先,认真审题、看图,题里的每一个字,图里的每一个信息都不要放过!因为如果你稍微留个心眼,也许就能从题目中找到答案。 例如有一道题说某地会晒东西,俗称晒霉,后面有一问题就是晒霉是什么地方的行为? 如果你再认真想一下的话,就会知道答案是“中国”,因为会有俗称这种说法的国家必然就是我国了。 虽然这种方法不是什么时候都好使,但对涉及新概念或知识点的题目非常有用。 学会知识迁移,把它联系到学过的地方即可。 其次,地理题目也有答题模板,你可以将同一考点的题目整理出具体的模板并背下来,遇到时套用上去即可。 例如某国出口XX的原因:(1)本地市场需求量小;(2)产品质量高、产量大;(3)国外市场广阔等 最后,地理大题的解题思路一定要条理清晰,可以根据知识点一条一条地答。老师都喜欢能看明白,且看起来轻松的答案。 附:地理笔记整理方法 记录原理的本子+大题错题本+地图册。 运用贴画的方式记选择题 大题分类,把常见的东西总结成大致模板 讲题裁下来,再做一遍 直接贴答案,但每一次记都要重做和划一遍重要的点 地理学习方法与答题模式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