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 |
范文 | 攀登顶峰,这种奋斗的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人们必须相信,垒山不止就是幸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1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世界轮廓几何图:(在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与四大洋均按面积由大到小顺序排列) 5.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黑海和里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6.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8.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10.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板块交界处,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2.卫星云图上:绿色――陆地,蓝色――海洋,白色――云层。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变化)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④分析某种气候的特点: a 根据气温曲线变化图判定气温的变化。(“全年高温”“终年寒冷”“冬冷夏热”“全年温和”) b 根据降水柱状图判定降水特点。(“全年多雨”“终年少雨”“夏多冬少”“夏少冬多”) c 结合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的特点,得出结论,进而判断出气候类型。 ⑤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降水稀少。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夏季较集中。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3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东部、欧洲)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人口增长过快或增长过慢甚至减少会对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⑥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等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中部和南部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②---、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③---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④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⑤---——教堂――欧洲;伊斯兰教——清真寺――北非,西亚等; 佛教——寺庙――东南亚等。 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4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知识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