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关于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范文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梳理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
    (2)活字印刷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
    (3)发展:此后又发明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中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4)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传播: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波斯——欧洲
    2.指南针、火 药的应用
    (1)指南针
    a.战国: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b.宋代:利用人造磁铁制成了罗盘
    c.应用: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d.传播:阿拉伯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
    e.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 药
    a.唐朝:已经发明了火 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b.宋代:发明了竹管火枪、突火枪
    c.元代:发明火铳
    d.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e.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发达中外交通
    (1)原因: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
    (2)通道
    a.陆路
    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海运
    条件:使用指南针,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概况: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航线:宋代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影响: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学好初一历史的方法
    1、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预习,自己可以先对课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能够找出其中明白的和不明白的知识点。这样,在听老师讲课过程中才可以加深印象,并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2、课上做好笔记
    做好笔记,不是一味地照搬老师各种话语、文字。而是有针对性地记录课文总体框架,填补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知识点,为进一步宏观把握历史事件框架、历程提供指导。
    3、课后注意对知识点的串联整理
    课文中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发展和结果等都是遵循一定历程或规律的,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这样知识点就会记得更加牢固,也不易遗漏知识点。
    4、独立及时完成作业
    历史作业,是对听课效果的一种检测方式,也是巩固知识点的一种方式。所以,课后要独立、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达到及时巩固学业成果的目的。
    初一历史学习技巧
    1.做好学习三步骤:预习、听讲、复习。课前认真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要讲到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有一个简单了解,并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
    课上要勤于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在听讲时还应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除了老师的板书以外,还要培养对一些重点内容作记录,如老师多次重复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最后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三点看似简单,但做好这三步,确是至关重要的。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所以老师更要从初一开始抓起,开始培养起。
    2.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
    记忆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背书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应首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诵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这样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重要的考点的才记,非重点、非考点只需了解,不需要识记。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