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范文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①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②在20℃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外在因素)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④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中的“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1)温度,
    (2)是否搅拌
    (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nacl):食盐
    2、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一、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4/5和1/5。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二、空气中氧气百分含量测定实验:
    1.实验原理——燃烧法:
    利用可燃物——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而无气体生成,因而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1)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2)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三、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2.危害: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
    ②影响作物的生长;
    ③破坏生态平衡;
    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日报质量:空气日报质量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首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常见考法
    空气的成分、主要污染物或污染源等问题通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证明空气成分的实验;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时事材料题在简答题中出现。因此了解空气的成分,会用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认识空气污染的原因,能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或方法。
    误区提醒
    熟记空气的组成及主要成分的含量;掌握实验测定空气成分的具体操作和数据分析;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与防治措施。
    【典型例题】
    例析: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统计,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车在逐年增加,所以治理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一例由于空气污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出一例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提出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得出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都是空气被污染的结果;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可以 减少汽车尾气;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都可以治理污染。
    答案:
    (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2) 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3)在汽车排气管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4)改用“绿色燃料”,如氢气、酒精等;使用电动车;加快研制新型环保能源,如核能民用化,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等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相关文章:
    ★ 初三化学必考知识点
    ★ 最新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 初中化学知识点提纲
    ★ 初中化学常见热门知识点
    ★ 初中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 初三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点2022年
    ★ 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 2022初中化学提纲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4: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