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总结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 |
范文 | 现代仪器和化学史常常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高考化学知识点,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总结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 现代仪器 1. 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 2. 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3. 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 4. 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 5.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 6. 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 7. 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8. 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 9. 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 10. 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 11. 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12. 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 化学史 1.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2. 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 4. 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5. 舍勒:发现氯气; 6.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7.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明确每个实验的目的。 不管是课内实验还是课外实验,做题也好,复习也好,不要急着去看实验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合成某种物质?还是为了除去杂质?还是为了检验物质的某个性质?只有知道实验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会显得有理有据,自己就会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2、牢记操作细节。 这一建议是针对课内一些常考实验的。许多实验考题反复考察的就是那么几个细节操作,而不是要你复述整个实验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应中用铁丝不用玻璃棒、提纯实验中的加料顺序等,这些常考的操作细节在平时题目、老师上课时肯定都会多次出现,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两个方面:①记住正确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才正确。 3、反过头去联系理论知识。 所有实验操作,都可以用理论知识去解释。比如为什么硫酸将醇脱水的反应温度不能过低不能过高?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联系到这个反应本身需要的条件以及温度过高会发生副反应。这样子我们就可以根据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反推理论上它有的性质。所以,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实验与理论割裂开,这两部分在化学中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总结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