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民政治参与的方法导学提纲 | ||||||||||||||||||||||||||||||||||||||||||||||||||||||||||||||||||||||||||||||||||||||||||||||||
范文 | 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小编整理了政治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各种选举方式优缺点(理解即可)。
(2)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 (3)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公民如何珍惜自己和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1、 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实行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村民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政权组织,国家机关、政府机关) 3、农村村民如何实现村民自治? (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3)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 4、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4、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1、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 (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5、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我国公民的政治导学提纲 【基础梳理】 认真复习课本P15-31,并进行识记与理解。 1.民主选举:四种方式优缺点的区分、如何确立选举方式、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为什么、怎么办)(默写下面表格)
2.民主决策: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的区分、必要性P22、意义P22
3.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P24+26、村(居)委会的性质、民主管理的内容 4.民主监督:方式及区分、意义P29、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P29 5.公民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 【合作探究】 探究一:判断 1. 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 2.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 4.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 5.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政权组织(国家机关)。( ) 6.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 7.乡(镇)长实行直接选举。( ) 8.直接选举能直接反映民意,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 9.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 探究二:主观题 党的报告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来看,当前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所以保护好环境、人人有责。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知识,谈谈公民应怎样为保护环境尽责。 【知识拓展】 1.正确区分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1)二者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不同: ①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②民主监督的渠道主要有: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和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2)二者侧重点不同: ①民主决策,是政府为了决策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②民主监督,侧重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有无违法失职行为。 (3)具体方式的区分: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VS信访制度 ②社会听证制度VS监督听证会(都以听证会的形式,一个是为了形成决定,一个是对政府工作情况面对面对话) 2.区分民主决策的四种直接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有主动权,决策前。 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必须有公示,一般有形成了草案。 专家咨询制度→ → 对象只能是专家,不是一般公民。 社会听证制度→ → 必须是决策机关召开听证会。 【体系构建】 参考答案【判断】 1.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应该是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2.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但是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直接选举) 3.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应该是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的途径是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5.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府)。(×)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6.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7.乡(镇)长实行直接选举。( ×) (乡长间接选举产生) 8.直接选举能直接反映民意,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等额选举 9.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委员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 【合作探究】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按照规则有序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为提高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积极建言献策;②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法行使监督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敢于同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