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九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
范文 | 从这个意义上,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点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 ![]() 九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点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初三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1二元一次方程组 1.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法 由一个二次方程和一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通常用代入法来解,这是基本的消元降次方法。 (2)因式分解法 在二元二次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可以分解时,可采用因式分解法通过消元降次来解。 (3)配方法 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 (4)韦达定理法 通过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利用两数的和积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5)消常数项法 当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缺一次项时,可用消去常数项的方法解。 2不等式的判定 1.常见的不等号有“>”“<”“≤” “≥”及“≠”。分别读作“大于,小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不等于”,其中“≤”又叫作不大于,“≥”叫作不小于; 2.在不等式“a>b”或“a<b”中,a叫作不等式的左边,b叫作不等式的右边;< div=""> 3.不等号的开口所对的数较大,不等号的尖头所对的数较小; 4.在列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式关系的关键字,如:正数、非负数、不大于、小于等。 3二次函数的性质 1.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2.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5圆 1.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字母表示为r。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字母表示为d。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 d=2r。 3.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在同一个圆内最长的弦是直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因此,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4.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 5.圆的垂径定理 (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作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6.圆的切线定理 (1)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经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 (2)切线的判定方法: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7.圆的周角定理 (1)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2)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等弧对等角”、“等角对等弧”。 (4)“直径对直角”、“直角对直径”。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1、做好预习:单元预习时粗读,了解近阶段的学习内容,课时预习时细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等要做好记录,以便带着问题听课。坚持预习,找到疑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2、认真听课:听课应包括听、思、记三个方面。听,听知识形成的来龙去脉,听重点和难点(记住预习中的疑点了吗?更要听仔细了),听例题的解法和要求,听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听课堂小结。思,一是要善于联想、类比和归纳,二是要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大胆猜想。记,当然是指课堂笔记了,不是记得多就是有效的知道吗?影响了听课可就不如不记了,记什么,什么时候记,可是有学问的哩,记方法,记技巧,记疑点,记要求,记注意点,记住课后一定要整理笔记。 3、认真解题: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的,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很重要噢。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