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中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范文
       学好语法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前提。任何语言都有独属于她自己的一套语法系统,汉语也是如此。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中小学语文语法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四、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五、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
    六、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七、两大说明方式
       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八、说明文语言特征
       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九、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十、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十一、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十二、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三、小说的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四、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五、议论文分类
       立论、驳论
    十六、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七、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八、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九、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二十、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一、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二、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二十三、掌握常见病句类型
       (1)结构是否完整
       缺乏主语、缺乏谓语、缺乏宾语
       (2)成分搭配是否妥当
       主谓不当、动宾不当、主宾不当、定中不当
       (3)语序是否合理
       (4)句式是否杂糅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
       (6)语意是否重复
       (7)是否产生歧义
       (8)用词是否得当
    二十四、句式变换
       ①主动句和被动句互换
       例:战士们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主动句)
       例: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被战士们击退了。(被动句)
       A、 主动句变换为被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加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后不变。
       B、 被动句变换为主动句
       方法:把原主语调作为宾语,把原宾语调作为主语,之间删去介词“被”,原谓语动词置于主语后不变。
       ②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例:我们的战士都是勇士。(肯定句)
       例:我们的战士不是懦夫。(否定句)
       A、 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否定词(加上“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B、 否定句变为肯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词(删去“不”“没有”等否定词)原宾语变为反义词。
       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转换
       例:他勤劳。(肯定句)
       例:他并非不勤劳。(双重否定句)
       方法:主语不变,原谓语(动词)前加上(或删去)双重否定词(“不是不”“非不”等),宾语不变。
       ④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例1:这成什么话?(反问句)
       这不成话。(陈述句)
       例2:西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句)
       西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陈述句)
       例3:难道我们不对吗?(反问句)
       我们是对的。(陈述句)
       A、 反问句变陈述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反问语气词删去,问号改为句号。
       B、 陈述句变反问句
       方法:主语不变,谓语动词变为肯定或否定宾语不变,加上反问语气词,句号改为问号。
    二十五、标点符号
       (1)分号与顿号的区别
       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2)问号的用法
       ①表一般疑问
       例:你知道小玫为什么不来上课吗?
       ②表设问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人民。
       ③表反问
       例:难道你真的不明白这件事情的真相吗?
       (3)双引号的用法
       ①表引用
       例: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里说:“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②表特定称谓或强调
       例: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
       ③表反语(讽刺)或否定
       例:这样的“理论家”,实在还是少一点好。
       (4)省略号的用法
       ①表内容的省略
       例:这个校办工厂现在可以生产车床、电机、变压器、水泵、电线??????上百种产品。
       ②表思维的跳跃
       例:(孔乙己)说:“偷??????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③表被抢白而话没有说完
       例:(孔乙己)说:“不??????不要取笑??????”
       “取笑?昨晚我亲自见到你被丁举人吊着打。”(酒客)
       ④表说话吞吐
       例:“我??????我??????我坦白。”面对铁证,犯人只能老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
       (5)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解释说明
       例: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②表递进
       例: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③表转折
       例: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④表声音的延续
       例:周——总——理,你在哪里?
    二十六、修辞手法
       (1)准确认知比喻、排比、反复、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常用修辞。
       (2)避免混淆。
       ①比喻与比较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比较仅是双方在程度、范围等方面的对比或类比。
       例: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样红。(比喻)
       例:他比他爸爸还高。(比较)
       ②比喻有明喻(比喻词通常如“像”等)、暗喻(比喻词通常如“成了”、“是”等)借喻(比喻词通常不出现)之分。
       ③比喻与借代
       比喻一般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且喻体和比喻词在句中至少有其中一项。
       借代通常直接以相似体替代本体。
       例:她像圆规直立在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比喻)
       例:圆规尖叫着跑到我的面前,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借代)
       ④一般疑问、反问和设问
       一般疑问通常是提出问题,别人解答。
       反问质问他人,答案却在问题中。
       设问通常是自问自答。
       ⑤排比与反复
       排比通常由三句或以上的意义相近的语句组成。
       反复通常由两句或以上字同义同的语句组成。
       例:《周恩来年谱(1949——1976)》详细记述了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期间的重要业绩、主要思想和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表现了周恩来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再现了周恩来日理万机,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日夜操劳的感人情景和非凡的管理国家的才能。(排比)
       例:无耻啊,无耻,这是特务们的无耻,恰是我们的光荣。(反复)
       ⑥夸张有夸大和缩小之分
       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例:闰土的见识广博,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见到的只是四角的天空。
       看到这些语法知识汇总,同学们是不是对学好语文更有信心了呢?让我们一起感受语法的魅力,一起走进语文世界吧!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