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
范文
    也许有人困惑:拥有许多知识的人怎么变成书呆子?有些人读书不多在事业上却取得了成功?在我看来:变成书呆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将知识得以运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1
    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
    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3)称所厌恶、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对平辈或尊辈一般称字。如称屈平为屈原。
    (2)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
    (3)称谥号
    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叫谥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4)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某人。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3.称籍贯、官地
    (1)称籍贯
    指用籍贯之名来称呼某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
    (2)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某人。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是因为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
    4.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
    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之。
    (2)称爵名
    如《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2
    谦称、敬称、贱称
    1.谦称
    (1)古代帝王自称
    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毂(不善)。
    (2)读书人自称
    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3)一般人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4)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
    常用“家”“舍”等谦辞。“家”是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5)其他自谦辞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老人自谦时可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
    2.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称呼,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
    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
    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
    令,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堂(对方母亲)。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谓前面加“先”“太”或“大”
    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身份最高或辈分更高,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3.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就是对人的蔑称。
    高考语文知识点称谓3
    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泥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称谓相关文章:
    ★ 高考语文之古代文学常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清单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常考点
    ★ 高考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归纳梳理
    ★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 高考语文8大文化常识总结
    ★ 高考语文必备八大文化常识
    ★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5:4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