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范文
    戴望舒的《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后背诵篇章,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巷》教案,希望对老师的备课有帮助。
    高一语文《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和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此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增强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象与情合”“情由境生”。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唐磊的歌《丁香花》导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师:……唐磊歌中反复提到一个名叫丁香花的女子,实际上,歌曲最初的创作灵感应该来源于现代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并欣赏戴望舒先生《雨巷》中的“丁香情结”(板书课题)。
    二、教学步骤
    (一)作家介绍
    师:为什么一首小诗竟引得后人纷纷模仿……大家肯定好奇,想了解作者,戴望舒是何许人呢?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教师归纳)(幻灯片)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二)创作背景(幻灯片)
    有人说,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大凡优秀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影子,譬如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石壕吏》、譬如鲁迅《药》,《雨巷》成诗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呢?再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三)朗读指导《雨巷》(课件播放朗诵)
    下面就让我们踩着美妙的音乐,一起走进戴望舒先生笔下的雨巷吧……
    生划分节奏,找韵脚,学生仿读,师范读,感受作品音乐美。(提问:音乐美是如何造成的?)
    生:反复、复沓、叠词、押韵,7段,每段6行,不同文字只有几处,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
    师:既冲破新格律的束缚,又在音乐美上有所体现,难怪叶圣陶说,此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四)课文分析
    1.意象理解(幻灯片)
    何为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就成了意象。意象的显著特点即意在物先。就是说,诗人先有某种情意,而后将它移注于外物之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移情”;移情的结果就是意象的产生。)
    如:粉笔(写教师)/白开水(写生活的平淡无味)
    师:我们再回到课文,画面里的内容?
    生:描绘了一个姑娘。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
    (学生的想象各种各样,但都会提到表现“姑娘”迷茫打扮和衣着以及环境的特点:下雨、潮湿等)
    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情绪(迷茫、彷徨、愁怨等)在我们的诗人那里是用一种怎样的意象来概括的?
    生:丁香
    问:为什么作者用丁香来形容这位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意象?
    生:丁香是愁怨的象征。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古诗中用丁香来描写愁的句子:(幻灯片)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7: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