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八年级岳阳楼记文言现象知识点 |
范文 |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岳阳楼记文言现象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词多义 明: (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 (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 以: (1)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 (2)(表句尾感叹) 嗟夫 观: (1)( 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极: (1)(直到)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穷尽,尽头) 此乐何极 (3)(表示程度深) 感极而悲者矣 或: (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空: (1)( 天空) 浊浪排空 (2)( 消散) 长烟一空 通: (1) (顺利) 政通人和 (2)(通向) 北通巫峡 和: (1)(和乐) 政通人和 (2)(和煦) 春和景明 一: (1)一片:一碧万顷 (2)全:长烟一空 (3)全部:在洞庭一湖 则: (1)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归: (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聚拢:云归而岩穴暝 词类活用 ⒈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⒌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 ⒍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⒎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 ⒏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 ⒐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古今异义 ⒈气象万千【古义:景色和事物; 今义:天气变化;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⒉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⒊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 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⒌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⒍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⒎前人之述备矣【古:详尽 今:准备】 ⒏增其旧制【古:规模 今:制度】 ⒐作文【古:写文章 今:作文】 ⒑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 ⒓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⒔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 ⒕越明年 【古:及,到;今:越过】 ⒖宠辱偕忘【古:荣耀;今:恩宠】 ⒗沙鸥翔集【古:群鸟停息在树上;今:集体,集中】 ⒘进亦忧【古:在朝廷做官;今:前进】 ⒙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⒈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⒉百废具兴(通“俱”,全,皆,都) 句式分析 ⒈倒装句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⒉判断句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语气。) ⒊省略句 例: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⒋状语后置 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⒌定语后置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宾语前置句 例:吾谁与归? 重点语句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无边无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繁密,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八年级岳阳楼记文言现象知识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