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 |
范文 |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1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碎琼乱玉:比喻洁白而凌乱的雪花。 2.《装在套子里的人》 六神不安:形容惊惶失措,心神不定。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心慌意乱:形容内心惊慌,思绪纷乱。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正大光明: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也说正大光明。 3.《归去来兮辞(并序)》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迷途知返: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4.《滕王阁序》 人杰地灵:人物杰出,山川有灵气。指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成为名胜之区,也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钟鸣鼎食: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命途多舛(chuǎn):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志向更高、劲头儿更大。 穷且益坚:穷:穷困;益:更加。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5.《陈情表》 茕茕(qiónɡ)孑(jié)立,形影相吊: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呼吸极其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比喻情况已到衰颓的地步。 结草衔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6.《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锱铢必较: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要计较,原形容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现多形容过于吝啬或气量小。也说锱铢必争、锱铢必计。 点铁成金:神话故事中说仙人用手指头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陈言务去:力去陈旧的言词,必求创新。 7.《说“木叶”》 不落言筌:筌,捕鱼的竹器。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8.《谈中国诗》 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空中楼阁:指海市屡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也说荡气回肠。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9.《中国建筑的特征》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草草了事: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10.《作为生物的社会》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富丽堂皇:形容富伟美丽、气势宏伟。 雄心勃勃:形容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1.《宇宙的未来》 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模棱两可:对事情不置可否,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没有明确的态度或意见。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感恩戴德:对别人所给的恩德表示感激。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2 边城 基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2、生难字注音: 安辑(jī ) 蘸(zhàn) 酒 泅 (qiú)水 傩(nuó)送 僭(jiàn)越 商榷(què ) 氽(tǔn)水 蚱zhà)蜢(měng) 踹(chuài)水 碧溪岨(jū) 竹篁(huáng) 甬道(yǒng ) 茶峒 (dòng) 埋(mán)怨 镇筸(gān) 角隅(yú) 歇憩 (qì) 锣鼓喧阗 (tián) 睨 (nì) 戛(jiá)然而止 糍粑(cíbā) 涎皮(xián) 奇葩(pā) 踹水(chuài) 鞶鼓(pán) 3、重点词语 伶俐:聪明,灵活。 泅水:凫水,游泳。 喧阗:声音大而杂,喧闹。 怏怏: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缓促:快慢。 氽水:氽,漂浮,文中指潜泳的意思。 4、感悟主旨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3 归去来兮辞 一、重点词解释: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二、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三、一词多义 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 走) 感吾生之行休 (将 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离 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 为) 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 开) 引壶觞以自酌(端 起) 引以为流觞曲水(退 隐)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 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 坐) 聊乘化以归尽(顺 应)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 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 鞭子) 策扶老以游憩(拄 着) 退而论书策(竹 简) 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 四、词类活用 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 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 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 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 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 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 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 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 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 五、古今异义词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 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 六、特殊句式 1、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 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 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 七、难句翻译 1、 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 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3、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身体依靠着南面的窗户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深感简陋的居室更容易使人安乐满足。 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译:姑且顺着大自然的变化以了结此生,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又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4 《滕王阁序》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 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二、一词多义 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 ②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 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 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③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 ④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 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③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 ④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 7、数:A、shù ①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②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③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 B、shǔ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 C、shuò 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 8、趋: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9、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10、矣:①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 ②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③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句式 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五、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5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三、一词多义 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四、词类活用 1、怪:《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2、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3、致:彼于致福者(使动,使……到来) 五、古今异义的词 1、虽然:①古义:虽然这样。 ②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①古义:充实之状,此处为食饱之状。 ②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①古义:一般人。 ②今义:多数人。 六、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 3、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句) 4、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以奚知其然也) 5、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莫夭阏之) 6、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彼且适奚也) 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之二虫又知何) 8、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彼且待恶乎哉) 9、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10、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于蓬蒿之间翱翔)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