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点
范文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离骚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离骚知识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8.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高中语文离骚读后感
    《离骚》为屈原所做,是一首比较长的诗歌,内容充满浪漫主义思想。它不止是一首辞藻华丽的诗歌也寄托了作者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及所带来的失落。屈原生平坎坷,被当时的楚怀王放逐到了南方的荒僻地区,受尽折磨,但诗人佩戴香草的高尚品德却没有被玷污,这与他本人的努力克制是分不开的。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被人们记住。穿越时空的距离一直到了现代,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人才的变质,楚怀王的昏庸是屈原悲剧的原因,是社会的不公,今天读《离骚》还是会为屈原的那种爱国精神所感动,就是因为时代的主题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变的,他教育我们尽管被人遗弃也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人格的升华,相信自己的志向终会被人们所理解。
    文学的魅力是无限的,它是历代人们的结晶,不止是《离骚》能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其他的优秀的作品也是如此,古代的优秀作品极多,需要我们去认真地学习,而不只是只了解现代,忽略历史,否则就会失去人类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这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遗憾。
    高中语文离骚赏析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