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
范文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1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6、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喜欢。)
    7、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8、请辞决矣 (“决”,通“诀”,告别,辞别)
    9、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同“捧”。奉,两手捧着。)
    10、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害怕)
    11、图穷而匕见 (“见”,通“现”,出现,显露出来)
    12、秦王还柱走 (“还”,通“环”,绕)
    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突然)
    14、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15、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16、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17、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18、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19、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20、置之坐上(“坐”通“座”)
    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7、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
    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1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以北地区。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13、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地区。今义: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14、庄则入为寿
    古义:敬酒。今义:长寿。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地讲述。
    16、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其含义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6、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以……为疆界。)
    7、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10、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2
    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2、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此亡秦之续耳。(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7、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2、敢以烦执事?(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不敢与忤视。(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
    8、为击破沛公军。(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 9、加彘肩上。(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若属皆且为所虏。(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3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一词多义
    ①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
    ②若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③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
    动刀甚微(轻微)
    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
    ④鄙
    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轻视,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
    4、古今异义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
    5、词类活用
    ①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在夜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面)
    ②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③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④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厚 ,君之薄也(加强,削弱)
    ⑤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⑥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⑦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
    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