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中生物的基因知识点
范文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的基因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的基因知识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1、DNA与RNA的异同点
    2、RNA的类型
    ⑴信使RNA(mRNA)
    ⑵转运RNA(tRNA)
    ⑶核糖体RNA(rRNA)
    3、转录
    ⑴转录的概念
    ⑵转录的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⑶转录的模板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⑷转录的原料 4种核糖核苷酸
    ⑸转录的产物 一条单链的mRNA
    ⑹转录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⑺转录与复制的异同(下表:)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1、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2、翻译
    ⑴定义
    ⑵翻译的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⑶翻译的模板 mRNA
    ⑷翻译的原料 20种氨基酸
    ⑸翻译的产物 多肽链(蛋白质)
    ⑹翻译的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
    ⑺翻译与转录的异同点(下表):
    三、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
    1、转录时,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生一条单链mRNA,则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分子中U+A(或C+G)相等。
    2.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1/6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
    ⑴DNA→DNA:DNA的自我复制;
    ⑵DNA→RNA:转录;
    ⑶RNA→蛋白质:翻译;
    ⑷RNA→RNA:RNA的自我复制;
    ⑸RNA→DNA:逆转录。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间接控制)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或表达后的蛋白质也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地精细地调控生物的性状。
    高中生物的基因知识2
    基因工程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运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高中生物的基因知识3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
    (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
    第①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②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③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mRNA。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 ,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停止。
    (3)标记基因的作用: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_
    1.转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2.常用的转化方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 基因枪法和 花粉管通道法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技术。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受精卵。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感受态细胞法:用 Ca2+ 处理细胞
    (使其成为 感受态细胞 ,再将 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 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
    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DNA-DNA)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方法是采用分子杂交(DNA-RNA)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的鉴定等。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