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要点 |
范文 |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你有在为明年的高考奋斗吗?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1 生成氧气的反应 (1)、氯酸钾热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2)、高锰酸钾热分解 (3)、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催化) (4)、电解水 (5)、氧化汞热分解 (6)、浓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与水置换反应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1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1)、光合作用 以上1-3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但一般所谓“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指1、2两种方法。工业用氧气主要来自分离液态空气。 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MnO2 △= 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加热氧化汞:2HgO =△= 2Hg + O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2 生成氢气反应 (1)、锌、镁、铁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钠、镁、铁等金属在一定的温度下与水反应 (4)、钠(钾、镁、铝)与醇类反应 (5)、焦碳与水高温反应 (6)、电解水 (7)、甲烷高温分解 其中(1)、(2)适用于实验室等少量氢气的制取;(5)、(7)可用于工业制氢;(6)可能是未来清洁能源的来源。 生成氢气的所有反应方程式 金属与酸放出氢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与水产生氢气,2Na+2H2O=2NaOH+H2↑ 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氢气(工业制氯气),2NaCl+2H2O=2NaOH+Cl2↑+H2↑ 用铝(锌,铍)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用水和碳反应(水煤气法) C+H2O==CO↑+H2 ↑ 电解水产生氢气,2H2O==2H2↑+O2↑ 负氢和正氢:SiH4+3H2O==H2SiO3+4H2↑ 铝,锰,铬,镉,铁在红热时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高温)=Fe3O4+4H2↑ 铜与氰化钠水溶液,Cu+4NaCN+2H2O==2NaCu(CN)2+H2↑+2NaOH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3 有关水的反应 1.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 水与钠、其它碱金属、镁等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碱: 水与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铁): 水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煤气”: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水做还原剂 水与F2的反应: (3)、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水电解: (4)、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水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水合、水化: 水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与二氧化硅化合吗?) 水与氧化钠、氧化钙等碱性氧化物化合成碱。(氧化铝、氧化铁等与水化合吗?) 氨的水合、无水硫酸铜水合(变色,可检验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水)、浓硫酸吸水、工业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馏以制无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卤代烃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应)、水与碳化物——电石反应制乙炔、盐类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类的水解、氢化物——氢化钠水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4 某些有色物的颜色 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 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溶液浓度不同,颜色由黄——橙) 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蓝绿色)、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 气或氯水(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有色物质的溶液为什么会有颜色? 从光学角度,是说溶液对某一种或几种颜色的光的吸收能力很弱,而其余的可见光都被溶液吸收,因此我们看到的溶液的颜色就是除掉被吸收的光后剩下的光的混合颜色.比如说硫酸铜溶液,就是将除蓝光以外所有光都吸收了,只剩下蓝色光,所以我们看到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另外,从物质角度考虑,对于离子型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如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合铜离子)的d轨道能级分裂成高、低两部分,而这两部分的能量之差恰好为某种颜色光的能量(如硫酸铜溶液中,水合铜离子3d轨道的分裂能恰好为某种蓝色光的能量).在这种情况下,当高能轨道上的某个电子跃迁到低能轨道上时,释放的能量便将以这种颜色的光的形式释放。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5 铝及其化合物 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4Al+3O22Al2O3 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4.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 2Al+Fe2O32Fe+Al2O3 (引发条件、反应现象?)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CO22MgO+C(现象?) 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2OH-===2AlO2-+H2O 7.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8.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 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NaOH(6)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9.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酸 NaAlO2+H2O+HCl=Al(OH)3↓+NaCl AlO2-+H++H2O=Al(OH)3↓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足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要点6 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一)钠的反应 1.钠跟氧气常温下一般认为生成氧化钠,加热(或点燃)生成过氧化钠.(钠的保存) 2.钠跟硫研磨能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3.钠跟水反应(现象) 4.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 5.钠跟乙醇反应(与跟水的反应比较) (有机物中的醇羟基、酚羟基、羧基都跟钠反应生成氢气,但剧烈程度不同。)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都是固态物,颜色不同。氧化钠是白色,过氧化钠是淡黄色; 2.氧化钠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跟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都符合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电子式,阴阳离子个数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用作供氧剂):※作呼吸面具上述两个反应均存在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强氧化性) (三)氢氧化钠的性质 1.白色固体,易潮解,溶解放热,强腐蚀性(使用中注意安全、称量时应注意哪些) 2.强碱,具有碱的通性:跟酸中和;跟酸性氧化物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沉淀;跟铵盐反应生成氨气(实验中制取氨气用消石灰) 3.氢氧化钠跟两性氧化物(Al2O3)反应;跟两性氢氧化物[Al(OH)3]反应 4.氢氧化钠与金属铝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5.腐蚀玻璃、陶瓷等硅酸盐制品,特别是熔融态的氢氧化钠强腐蚀性。(保存中注意避免在有玻璃塞、玻璃活塞的容器中时间过长;熔化氢氧化钠的容器选择等) 7.氢氧化钠跟氯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残余氯气);实验室制得的溴苯有红褐色(溶有溴单质),可用氢氧化钠除去。 8.氢氧化钠跟苯酚(酚羟基)反应(用于苯酚与苯等有机物的分离)(醇羟基没有酸性,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9.酯的碱性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制肥皂) 根据生成沉淀的现象作判断几例: ①、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氢氧化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镁盐 ②、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常见为铝盐 ③、加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亚铁盐 ④、加盐酸(或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逐渐消失—偏铝酸钠 ⑤、加盐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沉淀不消失—可能是硝酸银或硅酸钠或苯酚钠 ⑥、加氨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银(或黑褐色沉淀—氧化银)继续加,沉淀消失—硝酸银(制银氨溶液) ⑦、加氢氧化钠生成红褐色沉淀—铁盐;生成蓝色沉淀—铜盐 ⑧、石灰水中通入气体,能生成沉淀,继续通时沉淀逐渐消失,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 ⑨、通二氧化碳能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沉淀能逐渐消失的溶液:石灰水,漂白粉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继续通二氧化碳时沉淀不消失的有硅酸钠溶液,苯酚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四)、既跟酸反应又跟碱反应的物质小结 1.金属铝 2.两性氧化物(氧化铝) 3.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 5.弱酸弱碱盐(如(NH4)2S;NH4HCO3等) 6.氨基酸、蛋白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要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