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范文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1
    光合作用知识点汇总
    1.光合作用的研究进程中的经典实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赫尔蒙特实验——柳树获得的增重只是来源于水
    普利斯特利实验——薄荷能改善由于动物呼吸、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英格豪斯实验——光照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淀粉
    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8O)——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卡尔文实验——阐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暗反应),也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14C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椭球形、双层膜
    类囊体——光合作用光反应
    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暗反应
    3.叶绿体所含色素的种类、颜色、分布,色素与所吸收光谱的关系
    叶绿素a——蓝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胡萝卜素——橙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叶黄素——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特点与联系
    光反应:需要光,在类囊体发生,色素吸收光能,只有叶绿素a才能转化光能
    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发生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5.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光反应物质变化:水分解成O2、e和H+形成ATP和NADPH
    暗反应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固定为三碳化合物然后还原为糖,条件为ATP供能和NADPH供还原性。这两者然后形成为ADP,Pi和NADP
    光反应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6.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及其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高,但是当光合速率达到饱和后,提高光照强度则不会使光合速率加快
    二氧化碳——光照充分时,二氧化碳浓度低可能限制光合作用进行,它主要是通过影响暗反应来抑制光合作用
    温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还有水、无机离子,比如镁离子等也会影响光合速率
    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提取原理: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
    分离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提取几个细节:
    叶片要绿
    粗叶脉叶柄要剪掉
    提取液:无水乙醇
    碳酸钙作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石英砂作用:帮助研磨
    研磨过程要迅速而充分,药剂适量
    分离几个细节:
    滤纸条要剪角
    画滤液细线要细而直
    要重复画二三次
    每次之间要阴干
    层析液不要沾污管壁
    滤纸条不要碰到管壁
    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胡、黄、a、b
    8.“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
    控制变量原则
    对照原则
    实验前,要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CO2浓度这一变量是通过调节水溶液中NaHCO3浓度来实现的。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2
    1.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名词解释: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2)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3
    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
    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从而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联系:
    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从而为光反应所形成的ATP提供了原料。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