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
范文 |
高考生物是包含在高考理综里的科目,生物相对于物理和化学要记的知识点会多一些,这些重点的知识点要多加注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生物重要知识点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 2.只有顶芽才能产生生长素、侧芽不能产生生长素。 3.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4.抗体、胰岛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是主动运输。 5.浆细胞能识别抗原。 6.激素、神经递质、mRNA发挥作用后不被分解。 7.渴觉中枢、痛觉中枢在下丘脑。 8.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有顶端优势。 9.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就能发生改变。 10.半透膜就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高考生物要熟记的知识点 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4.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6.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哪极是随机的,不同源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7.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8.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9.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高考理综复习方法之整理易错题 深入研究错题,分析错点,找准出错的原因。是知识性失分,则及时回归教材,进行基础知识的查漏补缺;是方法性失分,则重新审题,找准切入点,理清该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该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过失性失分,则对自己又是一次警示,应督促自己克服粗心大意、轻视书写、过度焦虑等非智力毛病。 研究错题是为了预防再错,减少出错或不出错,增强自己抗错的能力。除了解题的规范科学和应试策略合理外,很好地利用错题资源,增强抗错能力,也是一个更有效的途径。 1.要亲近易错题 错题就是我们自己的“伤疤”,要愈合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我们自己经常亲近呵护,经常翻阅和揣摸,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备考的伤痛,切实提高解题能力。所以错题要反复看、考前看,它不逊于十倍的训练,不要“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要愈挫愈勇,亲近自己的错题,并战胜之! 2.要做几个强化 首先强化审题训练。高考题往往看似常规,其实都有创新,审题不细,就易掉入思维定势,导致出错。所以审题要逐字逐句,弄懂题意,找出关键字词句(题眼),获取有效信息。针对自己的易错题型应专门训练审题能力。 其次强化变式训练。易错题的变式是考生再错的陷阱,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对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变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且还可以培养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强化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定势思维是对立的,创新的高考题,看似常规简单,其实入题容易得分难,失分往往是定势思维导致的。怎样才能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呢?除了审题细致外,还应经常把典型试题进行改编,如试一试把条件改变、把提问改变答案将怎样?把图示改变答案又会怎样?把几个问题组合又会怎样?把简答题改选择题又会如何?针对易错题,做一下这方面的创新,再错的可能性就会减小。再有,对相关题型的归类、整理也是一种创新。推陈出新就有新题,高考命题也是这个思想。 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生物系统结构 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 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 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 ①绿色植物 ②蓝藻、光合细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 ③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 (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从活体中获取营养的、营寄生生活的) ①大部分动物(但不是所有的动物) ②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来的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在生态上扮演生产者的角色。捕虫时则属于消费者。)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消费者的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用。 (4)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分解者不一定都属于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 ①大部分微生物(圆褐固氮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等细菌,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灵芝等真菌、放线菌); ②一些动物(蚯蚓、蜣螂、白蚁、甲虫、皮蠹、粪金龟子等)。 高考生物实验常用试剂总结 1、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2、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3、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4、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5、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6、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7、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8、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9、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10、氯化钠溶液: 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 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高考生物学习方法 1、把高考生物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生物复习任务。 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整体的高考生物复习与阶段的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的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生物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生物复习任务和进度 4、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高考生物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高考生物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 5、确定高考生物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高考生物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