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常见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
范文
    高考前的第一轮复习正在火热进行中,同学们要学会利用这些复习的时间强化学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常见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
    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机理:降低活化能。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 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
    2、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集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可以水解(高能磷酸键水解),远离A的~易断裂(释放能量);易形成(储存能量)。
    3、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酶的作用)
    ADP + Pi+ 能量→ATP
    ATP→ADP + Pi+ 能量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时时刻不停的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4、ATP水解时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
    动物和人:呼吸作用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高三生物重要知识点
    1、将面团包在纱布里搓洗后,留在纱布里的物质是蛋白质,洗出的白浆为淀粉。
    2、外分泌性蛋白通过生物膜系统运送出细胞外,穿过的生物膜层数为零。
    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失去的水是液泡中的水。
    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均是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细菌为原核生物,分裂为二分裂。
    5、精原细胞既可以有丝分裂,也可以减数分裂。
    6、线粒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7、蓝藻是原核生物。
    8、根减生长点细胞没有大液泡。
    9、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增殖。
    10、基因重组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1、同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存在。
    12、愈伤组织特点:未分化,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13、皮肤生发层细胞代谢旺盛,在间期易癌变。
    14、根分身区细胞含自由水量大于成熟区细胞。
    15、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为绿色,含叶绿体。保卫细胞含叶绿体。
    16、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
    17、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均有水生成。
    18、T2噬菌体为双链DNA病毒。
    19、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均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20、人体NaCl摄入量等于排出量。
    高三生物必背知识点
    名词: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语句:
    1、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的图解参见课本。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三类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程度不完全相同,一是转化的数量不同,如糖类可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二是转化的成分是有限制的,如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脂类不能转变为氨基酸。
    3、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00mg/dL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低于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多食少动使摄入的物质(如糖类)过多会导致肥胖。
    4、消化:淀粉经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
    5、吸收及运输: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主动运输),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以甘油和脂肪酸和形式被吸收,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6、糖类没有N元素要转变成氨基酸,进而形成蛋白质,必须获得N元素,就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蛋白质要转化成糖类、脂类就要去掉N元素,通过脱氨基作用。
    7、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胃液含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胰液含胰淀粉酶、胰麦芽糖酶、胰脂肪酶、胃蛋白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肠液含肠淀粉酶、肠麦芽糖、肠脂肪酶(消化淀粉、麦芽糖、脂肪、蛋白质)。
    8、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吸收:以上所有加上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胃和大肠都能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小肠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小肠绒毛,小肠绒毛朝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有许多小突起称微绒毛微绒毛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