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 |
范文 | 分离提纯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其纯度。分离提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常用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一 熟记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①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H2、CO、CH4、H2S、C2H5OH; ②火焰为苍白色的为H2与Cl2; ③钠单质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都呈黄色。钾则呈浅紫色。 2、沉淀现象: ①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有:AgNO3与Br-、I-;S2O32-与H+;H2S溶液与一些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Ag+与PO43-; ②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③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生成蓝色沉淀的一般溶液中含有Cu2+ ④产生黑色沉淀的有Fe2+、Cu2+、Pb2+与S2-; ⑤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若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若是部分溶解,则说明两者都存在。 ⑥加入过量硝酸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硅酸沉淀(原来的溶液是可溶解的硅酸盐溶液)。若生成淡黄色的沉淀,原来的溶液中可能含有S2-或S2O32-。 ⑦加入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的往往是含有苯酚的溶液,产物是三溴苯酚。 ⑧有砖红色沉淀的往往是含醛其的物质与Cu(OH)2悬浊液的反应生成了Cu2O。 ⑨加入过量的硝酸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溶解的有AgCl、BaSO4、BaSO3(转化成为BaSO4);AgBr和AgI也不溶解,但是它们的颜色是淡黄色、黄色。 ⑩能够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强酸和沉淀的极有可能是H2S气体与铜、银、铅、汞的盐溶液反应。 3、放气现象: 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或者含有S2O32-离子。 ②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无味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一般是CO2;原溶液可能含有CO32-或HCO3-。 ③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应为H2S,原溶液中含有S2-或HS-,若是黑色固体一般是FeS。 ④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气体是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⑤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或O2,阴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H2。 4、变色现象: ①Fe3+与SCN-、苯酚溶液、Fe、Cu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②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 ③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褐色。 ④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 ⑤品红溶液、石蕊试液与Cl2、SO2等漂白剂的作用; 石蕊试液遇Cl2是先变红后褪色,SO2则是只变红不褪色。 SO2和Cl2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褪色后若加热,则能恢复原色的是SO2,不能恢复的是Cl2。 ⑥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⑦卤素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⑧不饱和烃使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褪色。 5、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F2、K、Cs等。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二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 -4e- = 2H2O + O2↑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38.用1L 1mol?L-1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四 除杂的方法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高考必备化学知识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