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关2020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
范文 |
把你的手举过你的头顶,你会发现你的手总比你的头要高,说明做事情总比想事情重要,实实在在的去做些什么吧!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你我不是一直都相信吗?!呵呵,所以你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了,就不要怕了,老天是不会负有心人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明白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点: 1 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的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 3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及其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材料导入: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人口迅速增长,到1990年底,该市人口达到了119万,深圳市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 思考:深圳市人口增长为什么这么之快?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吗 学生:略 教师:人口的变化不仅仅包括人口的数量的变化,还有人口的空间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人口的空间变化。 【板书】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教师: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人口迁移? 学生:略 教师:1用案例引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人口迁移需满足的条件(板书) 【投影】示意图(下图),提问,图中哪几种方式属于人口迁移? 【过渡】:人口迁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种形式,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具体形式。 有关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合实例,学会案例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人口迁移的定义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面讲从全球来看人口的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增长除了受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人口迁移的影响。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定义 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能把所有的空间移动都当做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运动,才被当做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强调人口迁移的时间性,就是要把人口迁移与人们每天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了购物、出差等活动区分开。另处,按照这一定义,游牧民的迁徙、季节的季节流动、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应包括在人口迁移之中。 第二、人口迁移的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人们的居住地各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有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3.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时间 特点 举例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15~16世纪,欧洲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引发了7000多万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二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因为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4.我国的人口迁移 时间 原因 特点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 1 GB3 ① 人口移动规模小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 = 2 GB3 ② 背井离乡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读图思考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 点拨: 时间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 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四川省 主要在内地和边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内地省、自治区 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和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增加,而且频率加快,使各地区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动 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 点拨: 让学生讲解个人所在家庭的迁移经历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2.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 点拨: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人口迁出也容易造成迁出地的人才外流现象。 从迁入地来看,为东南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大量的人口对迁入地来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口拥挤、人口压力过重、甚至社会治安混乱的现象。如,一部分流动人口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很难找到合适的住处,他们私搭乱建各种“窝棚”,往往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承转: 我们学习了国际人口迁移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那么,我们就要问,人们为什么要迁移?迁移受哪些因素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两方面 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人口是否从某一个地区迁移到另外一个地区,要看迁入区是否有吸引力,而这种吸引力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 案例2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从16世纪起,欧洲人开始移居美国。可以说,没有国际人口的迁移,就没有今天的美国。移民对美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美国曾出现过的四次国内人口迁移高潮。 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西移; 第二次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有关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图表分析,了解当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2.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案例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 3.通过活动学习方式,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故事背景吸引学生,然后设置习题、问题培养学生认真理解概念和分析材料的能力与方法。 2.用问题提问方式和启发式方法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并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学生合作参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片隐含的历史背景,培养关注细节、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 2.通过黑色的三角贸易,如:巴西的混血人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难点】 各类型人口迁移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影视图片,承上启下 【投影】播放图片? 教师: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同学们看一些图片,相信大部分你们都看过这些电视剧,没看过的也应该听过一些吧,你们知道这些电视剧的真实历史背景吗? 【播放下一张ppt】 学生:有或没有(各执一词)。不知道 转承:在 中国近代史 上,有三次大的 移民潮 ,分别是 闯关东 , 走西口 ,下南洋 。 走西口 是“ 中国近代史 上最著名的五次 人口迁徙 ”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 山西人 、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 北部地区 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泛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的地方,狭义的西口特指 归化城 (今 呼和浩特市 )和 包头 市。 教师:在 中国近代史 上,有三次比较大的 移民潮 ,分别是 闯关东 , 走西口 ,下南洋 。 走西口 是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 山西人 、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 北部地区 的繁荣和发展。 闯关东,是清朝后期以及民国时期,大批中原、江北的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以及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的过程。 下南洋中国历代 封建王朝 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主要移居到东南亚。 那么什么是人口迁移呢?下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学习。 【走到屏幕前指着ppt,3个移民潮的走向】 讲授新课──习题结合,巩固知识 有关高三地理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