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 |
范文 |
读书使我增长知识,正因为有了书,我才知道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豪放勇敢的武松……正因为有了书,我才发现世界有这么多的故事,有这么多的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1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1、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社会分工及社会组织。 2、城市产生的基本前提:①、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中美洲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 3、社会分工促进了集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集市——城市 2.世界城市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主要标志);③、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2.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原因:发达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 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大城市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英国南部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较高,一般在70 ﹪以上。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原因: 1、城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生活质量下降。2、交通网络的建立及通信方式的现代化3、新商业区发展和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 发展中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拉丁美洲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而亚洲和非洲国家则普遍较低。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也存在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的影响:给居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文化条件。 2.不利的影响: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社会问题。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 交通问题: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 居住问题:住房紧张,外来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恶化 社会问题: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措施: 1、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2、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 3、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4、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5、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 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掌握对城市区位影响的自然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区 位: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空间联系 城市区位: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自己归纳出城市区位的选择包括哪些自然因素?? (一)自然因素: 1、河流 2、气候 3、地形 4、矿产资源 5、地质条件 (二)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 2、政治 3、宗教 4、军事 5、科技 6、旅游 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为什么许多城市因河流而兴 河流具有:①供水功能 ②交通运输功能 ③军事防御功能 1、供水:为城市提供生活、生产用水。 2、交通运输功能: ①、河流交汇处形成的城市:宜宾、重庆、武汉 成因: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大量人流、 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易形成城市。(宜宾——长江与岷江交汇处形成;重庆——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形成;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形成) ②、河流入海口处形成的城市:天津、上海、广州 成因:便于河海联运,易发展成大城市。(天津——海河入海口处形成;上海——长江入海口处形成;广州——珠江入海口处形成) ③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形成的城市:赣州(江西) 成因:货物在此转运,促使城市形成。(赣州——赣江水运的起点或终点处形成) 3、军事防御:河流弯曲最大出、河心岛 原因:利用天然的河面进行防御(巴黎——自河心小岛发展而来;伯尔尼(瑞士首都)——始建在一个曲流处) 2.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中低纬度沿海地带: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包头、乌鲁木齐。地处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上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 高寒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 3.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区(第三阶梯)。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多分布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沿湖、沿河平原地区。 ①平原是理想的城市新建地区 原因: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物产丰盈,交通便利,也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热带高原地区:巴西利亚 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不利于居住;高原气候凉爽,利于居住 ③山区的沿河谷底和低地:咸阳、兰州 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4.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中国主要矿业城市:因开采煤矿而兴起的城市:大同、鹤岗、抚顺、淮南 ;因开采石油而兴起的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因开采铁矿而兴起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世界主要矿业城市:因开采煤矿而兴起的城市:伯明翰(英国)、匹兹堡(美国)、库兹巴斯(俄罗斯) 因开采石油而兴起的城市:阿伯丁(英国) 因开采金矿而兴起的城市:约翰内斯堡(南非) 5.地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避开地质灾害频发区;2、避开断裂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提高人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 (二)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分布和发展。 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衰落的原因: 1.京杭大运河的淤塞; 2.京沪铁路的建成; 3.海上运输的发展。 格尔木的兴起:交通枢纽——青新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交汇处 (3)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1、国家:首都;2、省:省会 举例:伊斯兰堡(巴基斯坦) 堪培拉(澳大利亚) 华盛顿(美国) 巴西利亚(巴西) (4)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耶路撒冷(以色列) 麦 加(沙特阿拉伯)麦地那(沙特阿拉伯)梵帝冈 拉 萨(中国) (5)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山海关(河北) 嘉峪关(甘肃) (6)科技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伴随高等学府 举例:硅谷(美国) 筑波(日本) 班加罗尔(印度) 中关村(中国北京) (7).旅游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举例:桂林(广西) 大理(云南) 丽江(云南)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科技、旅游等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新的因素,而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 影响兰州城市区位的因素: 河流(黄河)、地形(河谷)、矿产资源(石油) 经济(工业)、政治(省会)、交通(交通枢纽)、文化(文教中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3 一、水圈的组成 1.地球表面大约71%被水面覆盖,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 2.海洋水:水圈的主体 3. 大气水:占地球全部储水量的0.001%,但分布最广 4.冰川 :淡水的主体 5.地下淡水:浅层地下水(潜水)、深层地下水(承压水) 6.河水、湖泊淡水、土壤水、生物水 2、水体分类 按空间分布: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按水体更新循环周期:静态水资源: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注意: 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分类、成因、意义) 2、水循环的成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外因:太阳辐射提供了能量;水的重力提供了动力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促进水体的更新,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2)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 热量传输。 (3)改造地表形态。 (4)促使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资源型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供水紧张 水质型缺水:是指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 三、河流水的补给 ①雨水补给;②冰雪融水补给;③地下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一)洋流的概念、主要动力、分类 1.洋流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2.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中低纬度环流系统: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3、南半球的西风漂流:40°S附近以海洋为主 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1)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2)夏季无赤道逆流;冬季有赤道逆流。(3)根据夏季风风向记顺时针;根据冬季风风向记逆时针。 5、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②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2)对海洋污染的影响:①加快净化速度;②扩大污染范围 (3)对航海活动的影响:①顺流航行-----速度较快 ;②逆流航行——速度较慢 (4)影响海洋生物:形成渔场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