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整理 |
范文 |
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你的努力,你有你的理想,你所做的就不会被泯灭。因为知识是不会背叛你的,你所掌握的都已经在脑海里了,这是谁也抢不走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1 1.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扩散、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2.了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产品联系 空间联系 信息联系 1、产品联系:某些工业部门,要依靠其他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原料或配套产品 2、空间联系: ①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②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3、信息联系:工厂之间产品研发、市场、客户、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近距离集聚的现象 1、工业集聚的原因 : ①、充分利用基础实施,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助, ③、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2、工业集聚的意义: ①、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地域类型: 1、发育程度较低——轻工业 2、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汽车工业区——十堰(湖北)) 过度集聚;基础条件改善:——工业扩散——新的工业地域 1、原因: ①、过度集聚,出现争地、争水、争电、交通拥堵及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等问题。 ②、现代交通、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和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③、寻找最佳区位,发挥地区优势,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2、表现形式: 1、运输量小,距离远 2、复杂产品,距离近 3、例如:跨国公司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1、读图3-2-7,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农业基础好 2、水源:河流多,水源丰富。 3、原料: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面向全国各地,市场广阔 2、交通: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沿海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 3、劳动力:人口密集,劳动力廉价丰富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财富,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环境问题):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2 一、旅游业:主要利用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2.旅游业的特点:地域性 季节性 综合性 地域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旅游资源 季节性:旅游资源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综合性:旅游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等内容在内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产业。涉及到行、食、住、购等多方面 3、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意义/作用/好处: (1)、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2)、发展国内旅游:刺激消费,加快货币流通 (3)、吸纳劳动力,增加就业。 (4)、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①、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景观。②、同一景区,不同季节景观不同。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距离 经济收入——出行动机——闲暇时间——旅游 旅游消费市场:游客的来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市场距离:旅游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越接近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越高 3.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①、价值种类: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休闲娱乐价值、教育意义价值等 ②、评价:集群状况、组合状况、独特性 4、旅游地交通的通达性 交通便利——耗时短——游客多——经济价值增加 5、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配套实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6、社会环境: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法制健全等 三、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积极影响:合理开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环境及文物保护,弘扬民族文化,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消极影响:环境问题 1、环境污染 ①、大气污染:交通发展以及能源的使用 ②水污染:旅游实施排放污水 ③ 、固体废弃物污:旅游者乱抛垃圾 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不法分子盗挖珍贵花木偷猎野生动物 3、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当地居民随意摆摊设点;景区索道、电杆、宾馆等“建设性”破坏 4、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的作用和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5、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占据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公共实施 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 1、自然景观: ①、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 ? ②、加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景观生态系统 2、古代建筑景观:保护古建筑,慎重扩建、新建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3 (一)大气圈的组成 1.地球表面包围着的大气,称为大气圈 2.低层大气的组成,除了干洁空气外,还包括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变暖 排放氟氯烃,导致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减少,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出现在9-11月(南半球春季) 4.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大气圈的结构 1.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可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 高层大气 2.对流层的高度: (1)纬度分布规律: 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高(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较低(8—9千米)。平均高度为 12 千米。 (2)季节分布规律: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较高,冬季对流层高度较低。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你如何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农村为什么要用大棚种蔬菜 3、为什么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选择性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蓝天:空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粒子散射蓝光所致 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要低些? 多云的白天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气温较晴天低。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些? 夜晚多云,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晴天高。 在深秋,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月球白天气温可高达127 ℃,夜间可降至 -183 ℃,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这是什么原因呢? 地球表面有大气层而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 三、大气的运动 1.大气的运动分垂直运动和 水平运动。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说说的风。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山顶: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气压较低 ;山麓:海拔较低,空气较浓稠,气压较高 垂直方向: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等压面是指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 1.热力环流 如何掌握热力环流:温度 ——气压——水平气流方向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垂直气压值大小的判断:高高低低 2.热力环流的应用 (1)海陆风 海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陆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城市风 :永远由郊区吹往城市(近地面) 4.大气水平运动——风 1、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在风向上有什么不同??? 2、分别受那些力的影响??? 3、这些力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判断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就叫什么风。 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值叫做气压梯度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值 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值形成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速的关系 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2)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的力,并垂直于风向 (3)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 为何平原的风速比山区的大?为何海洋的风速比陆地的大?为何裸地的风速比林地的大? 平原地区风的摩擦力较小;海洋上风的摩擦力较小;裸地上风的摩擦力较小 (4)风——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 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高空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 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目标】 1、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分别是那些? 2、气压带的分布、成因、特征有哪些;每个气压带的气流状况,以及对气候会造成哪些影响? 3、单圈环流与三圈环流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1.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叫做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分布 2.单圈环流的形成——理想状况(假设地球不自转,表面光滑、均质) 4.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2、规律:①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幅度大约5°-10°左右 ②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步:冬至——夏至:(北移) ;夏至——冬至:(南移)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2.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3.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压 。 4.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压 。 5.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6.夏季,北半球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从而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7.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叫蒙古高压)最为强盛,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 也仅保留在海洋上 8.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因此其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三)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亚洲东部,世界最大海洋—— 太平洋与世界最大陆地——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冬季和夏季海陆气压分布的季节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 东亚季风:西北季风(1月)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东南季风(7月):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例如,西南季风就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 南亚季风:东北季风(1月),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西南季风(7月)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二)气旋和反气旋(低压和高压)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系统。世界各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 受冷空气团控制的地区: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受暖气空团控制的地区:气温高,气压低,天气 晴朗 (1)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锋面;(2)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锋线; 特征: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力量相当而形成的锋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整理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