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地理学的知识点有哪些 |
范文 |
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面对高考,保持你心魄的善良与纯洁;保持你情感的热情与丰富;保持你精神的进取与激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地理学的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三地理学的知识点1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⑴自然原因:①区域分布不均匀;②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 ⑵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⑴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短缺,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资源蕴藏丰富,需求量小,能源优势难以发挥。 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②北煤南运对我国南北向铁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 ⑶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①天然气分布西多东少、北多南少;②四大气区是新疆(塔里木、准噶尔)、青海(柴达木)、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③东部油气开发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战略接替区,发展战略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对中西部经济发展(输出地)的影响: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压力。 ⑵对东部经济发展(输入地)的影响: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有利于净化大气环境④促进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⑴产业转移 ①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②分类:区域和国际产业转移。 ③目的: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⑵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①发展中国家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占据利润低的加工环节。②发达国家发展处于开发期或增长期的产业;发达国家占据利润高的设计和营销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产业转移伴随着污染转移和扩散,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产业转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⑷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如日本;②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高三地理学的知识点2 世界各大区域河湖分布: 一、东亚: 1、西部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等; 2、东部河流短小; 二、东南亚: 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冲积平原; 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三、南亚: 1、恒河(圣河):喜马拉雅山南断,主要雨水补给,形成恒河平原(南亚冲积平原); 2、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国(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 3、印度河:发源冈底斯山,冰川融水为主,沙漠地区的灌溉水源(外流河); 四、中亚: 1、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北冰洋水系; 3、湖泊:内陆湖:里海(世界)、伏尔加河(内陆河最长的)、乌拉尔河、咸海; 五、西亚和北非: 1、尼罗河:第一长河6600千米; 2、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苏伊士运河: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点);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 2、维多利亚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七、西欧: 1、总括:河网稠密,河湖众多,水量达,利于航运;水位变化小; 2、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经鲁尔区; 3、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最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俄罗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补给),封冻期长; 2、伏尔加河:内陆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黄金水道; 3、鄂毕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4、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5、贝加尔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九、北美: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 2、圣劳伦斯河; 3、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苏必利尔湖-淡水湖); 十、拉丁美洲: 1、亚马逊河:水量第一,长度世界第二(6400km); 2、拉普拉塔河; 3、的的喀喀湖(海拔的湖); 十一、大洋洲: 1、墨累河:澳大利亚河流; 2、艾尔湖(-16m) 3、达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高三地理学的知识点3 (一)农业 1.主要农产品及分布 (1)粮食作物:冬小麦(华北,why?)春小麦(东北,why?)水稻(长白山地灌溉地区和黑龙江沿岸,why?)。 (2)油料作物:花生(华北);(3)糖料作物:甜菜(东北,why?)。 (4)经济作物:棉花(华北)谷子(黄土高原)大豆(东北、华北)高粱(东北、黄土高原)等。(5)纤维作物:亚麻(东北)。 (6)水果:苹果、葡萄和梨(华北和辽宁)桃、杏和柿(东北)等; (7)畜牧业:山地放牧业和家禽圈养(8)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2.耕作方式和熟制:旱地农业为主;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一年一熟)。 3.在全国农业的地位: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棉麦产区;黄泛区是全国水果带。 4.农业生产条件(提示: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和北方地区概况,理解分析)。 A.有利条件: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雨热同期,水热配合条件好。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B.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影响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 思考:试评价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有哪些? (二)工业 1.工业带(区):环渤海工业带,其包括: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区;陇海-兰新线工业带。 2.工业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3.工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问题:①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②生产技术落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产品类型单一;⑤淡水资源不足。 (2)解决措施:①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②加强技术改造;③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④增加产品类型;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工业发展条件:①农业基础好;②铁路网最稠密,交通便利;③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三)风俗习惯、民居和民族 1.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2.传统民居特点:东北地区注意防寒保温;黄土高原特色民居窑洞; 3.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等。 (四)交通:铁路、公路网稠密(注意:查地图册,熟记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要铁路线)。 (五)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等 (六)生态环境 1.东北地区:黑土流失和沼泽地(湿地)破坏。(提示:要总结其成因及解决措施。) 2.华北平原:易受旱涝、盐碱、风沙威胁。(注意:分析其出现季节、成因及解决措施。)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注意:分析其成因及其解决措施;特别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