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复习的关键名词与要点 |
范文 |
高三复习的关键名词与要点 考生能对照地图在地图册上一个一个找到这些地理名词,一来扩大你的知识面,二来可以把高考常涉及到的核心名词以形象化的形式熟悉记忆下来。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复习的关键性名词与观念 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 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 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 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 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很方便。 紧邻油区波斯湾,里海海峡西北端。南北运河苏伊士,三洲两洋航程短。 10、拉美气侯特征: “拉美”大部居低纬,热带气候主地位。充足热量降水丰,“暖湿”二字表入微。 “安山”两侧显差异,季节相反赤南北。 11、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赤道以南澳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1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 一、 三北两广两宁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贵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湾。 二、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藏川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 13、120万人以上的15个少数民族: 蒙白布回朝,满彝哈尼瑶。 壮族过千万,土藏侗维苗。 14、我国的山脉: 一、 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 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 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山似卧龙。 二、 东西走向六条山,天阴昆秦南喜山,南北横贺六喜断。 东北西南三排山,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东台湾。 西北一东南祁连泰,我国地形是多山。 15、长江干流流经省区: 一、 由入海口逆上: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 二、 青和藏,川渝云,两湖赣皖苏沪城,浩浩荡荡入东海,六三零零,航运忙不停。 16、长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长江时所在省: 乌、岷、雅、嘉、赣、沅、湘、唯有汉水不叫江。乌岷雅嘉川汇入,汉鄂、赣赣、湘、沅、湘。 17、黄河干流流经省区: 一、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过后入豫鲁。 二、 发源青海川甘宁,途经内蒙晋与秦,再经豫鲁入渤海,五四六四略呈“几”字型。 18、黄河支流及注入黄河时所在省: 湟、洮、汾、渭、洛、沁。前两甘,渭河秦,洛、沁、豫,汾河晋。 19、长江中下游主要河港: 宾(宜宾)客重(重庆)来,宜昌会晤(武汉)。敬酒(九江)五壶(芜湖),难难(南京、南通)老张(张家港)。 20、我国沿海开放14个城市: 江海连波通三州,秦岛云烟上青天。 21、季风与非季风区界线: 兴安、阴山、贺兰山、巴颜冈底季风圈。 22、我国灾害性天气: 春旱、伏旱和夏涝,台风、热风和冰雹。风雪流,倒春寒,还有霜冻和寒潮。 23、我国重点建设的煤矿: 一、 内蒙东部北到南,伊敏、霍林、元宝山。准格尔矿靠晋陕,黄河“几”字内捌弯。 东胜、神府立西南,内蒙陕西黄河边。晋北黄河“几”右肩,大同平朔正扩产。 辽宁北部铁法建,黑省东部双鸭山。鲁南兖州战犹酣,安微中部有淮南。 二、 山西大同与平阳,鸡西鹤岗黑龙江。鲁兖苏徐皖两淮,河北峰峰与开滦。 辽宁阜抚贵六水,河南有个平顶山。 24、我国石油工业基地: 东北庆、扶、辽河田,华北大港与中原。胜利、南阳和东濮,西北克、冷玉门关。 地理复习的四大要点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概念”重“消化” 姚老师说,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高三复习的关键名词与要点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