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
范文
    “得文综者得天下”,要想得到文综,那地理就一定不能拖后腿。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一
    (1)气候背景:
    ①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对世界上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
    ②位于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③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
    (2)地形地质背景:
    ①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3)生物背景:
    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二
    高考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我国山脉
    一、
    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
    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
    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山似卧龙。
    二、
    东西走向六条山,天阴昆秦南喜山,南北横贺六喜断。
    东北西南三排山,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东台湾。
    西北一东南祁连泰,我国地形是多山。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三
    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
    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
    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
    “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
    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
    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
    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四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隧道的选址条件:
    要选择在背斜处(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五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 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2: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