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政治生活 |
范文 |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一个社会所拥有知知质量决定了社会运作的质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高三政治总结政治生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国家的根本属性 阶级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 (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是:在于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5.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政治自由 ③监督权 (2)公民应当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选举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要学会区别) 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意义 (1)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有: 有助于决策者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者科学决策;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9.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性质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0.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11.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应怎样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公民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3.政府的性质和职能 (1)性质是: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职能有: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具体方式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4.我国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15.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1)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6.公民求助政府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2)意义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17.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威信。 (3)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8.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9.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途径及意义 (1)途径有: 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区别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各有哪些?) (2)意义有: 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20.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 (1)性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常设机关、职权 (1)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 (2)地位(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职权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2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组织活动的原则和基石 (1)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基石是:人民代表大会 23.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民代表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直接选举。 (2)职责是: 人民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人民代表的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 (2)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27.我国的政党制度和基本内容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基本内容有: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8.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和主题 (1)性质: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主题:团结和民主 2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和核心内容 (1)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31.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2)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33.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它包括: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4.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3)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5.联合国的性质、宗旨、作用 (1)性质: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36.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影响因素 (1)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 (2)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 (3)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7.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 38.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39.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0.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由什么因素决定?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影响因素: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3)基本内容是: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高考高三政治总结政治生活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