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考试资料  写作素材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高考语文常见答题技巧讲解
范文
       高中语文考试,在现代文阅读或者诗歌鉴赏中经常会遇到诸如“**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该手法的作用”等问题。很多考生对这类问题总是迷糊不请,找不到答题的技巧。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在这中类型题中不丢分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些有关此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随便看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c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