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三语文的期末复习知识点 |
范文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加油高三学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的期末复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语文的期末复习知识点1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高三语文的期末复习知识点2 一、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 3、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 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引申为_ 夸父弃其策拐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引申为驯养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 4、虚词把握 以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介词把、拿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采取 日以尽矣,荆轲岂无意哉副词通“已”,已经 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焉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曷 二、理解分析 1、结构层次 (一)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 (1)“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做官 (2)“觉今是而昨非”——认为以前所为是错的 (二)归家之后的情状 (1)心情愉快——小舟轻飏,和风吹衣 (2)归心似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家人欢迎——“童仆迎接,稚子候门” (4)修身养性——饮酒、游园、观景 (三)回归田园的愉快生活 (1)远离_,享受天伦 (2)读书抚琴,颐养天年 (3)驾车乘舟,寻幽探胜 (四)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1)人生苦短,淡薄名利 (2)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2、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行文注意对仗骈偶,且又灵活多有变化。既讲用韵辞采,又简洁清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充沛强烈 作者的感慨、追求、心志等借助于景物描写而自然流露,全辞情真意切,沁人心脾。 (3)结构谨严,不蔓不枝 首段直接抒情,照应序文;二、三段借物抒情,表达情怀;末段属总结,卒章显志。 高三语文的期末复习知识点3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_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