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 |
范文 | 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有哪些你知道吗?生物学在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课是高级中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一起来看看2021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框架,欢迎查阅! ![]()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生物体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所得子 一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不是“双亲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而是研究者“只关注了一对相对性状”。 不存在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生物。 3、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理论上,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一半是纯合子。 4、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相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 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是杂合子。 5、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基因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两类,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核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质基因在子代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是不相等的。 6、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二者的细胞学基础不同; 前者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7、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8、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可以不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 9、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一定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完全可能相同。 如,在完全显性时,含有相同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以不同。如,在完全显性时,隐性纯合子与含有显性基因的个体。 10、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也可能相同,原因是环境条件不同。 11、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只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12、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一定是发生了减数分裂若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那么,发生的一定是减数分裂; 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了两次,那么,发生的只能是有丝分裂。 13、体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成熟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14、生殖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15、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就是成熟的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还需要进一步发育才能成为生殖细胞。 16、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能两两配对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两两配对。 17、只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才有同源染色体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其体细胞中也有同源染色体。 18、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除此之外,体细胞中都是具有同源染色体的; 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多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理论上存在的同源染色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 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 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 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67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高中生物必修二重要知识 1.孟德尔通过分析 豌豆杂交实验 的结果,发现了 生物遗传 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去雄 。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相对性状 。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显性性状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隐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显性性状 和 隐性性状 的现象叫做 性状分离 。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 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 显性遗传因子 ,用 大写字母 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隐性遗传因子 ,用 小写字母 表示。 (2)体细胞中的 遗传因子 是成对存在的, 遗传因子 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 纯合子 , 遗传因子 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杂合子 。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 中,配子中只含有 每对遗传因子 的一个。 (4)受精时, 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 F1 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 配子 遗传给后代。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