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
范文 | 高二本身的知识体系而言,它主要是对高一知识的深入和新知识模块的补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Cu2++2e—→Cu 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梳理 一、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 7.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二、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 ②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三、Cl-、Br-、I-离子鉴别: 1.分别滴加AgNO3和稀_,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高二上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 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 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