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地理常识高中必备 |
范文 | 学习地理,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地理常识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地理常识(一) 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简称“沪”,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贸易中心。 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座城市。 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 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喜马拉雅山位于中国x藏同印度、尼泊尔等国的边境上,主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中国有四高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上,雪山、冰川很多,有“固体水库”之称。 x藏有三大特产:藏羊、牦牛(右图)和酥油草,统称“藏北三宝”。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它地面平坦,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云贵高原地面高低不平,地势比较平坦的山间小盆地,被当地人称之为“坝子”。 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分布广泛,形成奇异的喀斯特地形,如世界闻名的云南路南石林和贵州的龙宫、打鸡洞等。 塔里木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塔克拉马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准噶尔盆地位于x疆境内,在天山以北。由于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 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盆地里盐矿丰富,据初步估计,足够全世界的人食用1万年。 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因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自流灌溉,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所以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势很低,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河流多,湖泊多,有“水乡”之称。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稻米和淡水鱼主要产区,所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中国地理常识(二)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2003年神州5号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中国地理常识高中必备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