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知识点解析 |
范文 | 把教材分为几个阶段或部分,在与教师同步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又适时地回到第一阶段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循环复习有利于记忆,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练习,规范答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知识点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知识点解析1 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产业结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以下。 (2)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发达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在的比重普遍下降到30%以下。 (3)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知识点解析2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反对孤立的观点和主观臆造的联系。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3)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要有创新精神,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5)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6)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善于把握重点和关键,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同时要作到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10)要分析、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本质和主流。 (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4)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15)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八课知识点解析3 1、什么是文化多样性?它有哪些表现? (1)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表现: ①民族节日 A性质: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 A性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作用: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D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同时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工作。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即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3.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2)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5.什么是文化交流?它有哪些途径?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人口迁徙时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6.什么是传媒?它经历哪些阶段? (1)含义: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2)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3)特点:①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7.什么是大众传媒?它的地位是什么? (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种传媒叫做大众传媒。 (2)地位:如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8.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作用有哪些?又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意义:①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和进步 (2)途径: ①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随便看 |
|
在线学习网范文大全提供好词好句、学习总结、工作总结、演讲稿等写作素材及范文模板,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